第18篇:让祷告充满你全天的生活(迈克尔·李维斯)
耶稣透过祷告向我们显明,在永恒中,他是谁。耶稣告诉我们:“子靠着自己不能做什么”。(约5:19)
圣子永远都倚靠他的父亲,这是他永恒中的身份。对他来说,一切都从他与父亲的相交涌流而出。在永恒中,他一直享受与父的相交,也一直向父祷告。
在祷告时将上帝视为父亲
记住这一点以后,我们重新回到《路加福音》第11章:“有一天,耶稣在一个地方祈祷,祈祷完了,有一个门徒对他说,‘主啊,求你教导我们祷告,像约翰教导他的门徒一样。’”耶稣说:“你们祷告的时候,要说:‘我们在天上的父’”(路11:1)。
耶稣希望祷告的人记住的第一件事是父亲这个称谓。这是祷告的第一,也是最基本的功课。现在,耶稣要将他与圣父一直以来的关系分享给我们——它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祷告。
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将全能者想成至圣超越的对象——一个没有基督的上帝。但是,基督已经将这位圣洁的上帝变成向我们张开双臂的父亲。因此,耶稣邀请我们——其实应该说是命令我们——在祷告时说“我们的父”。耶稣希望我们永远记住上帝是谁——我们的父亲。不仅如此,对我们的天父来说,祷告就像香;散发上帝悦纳的香气。换言之,他喜悦听见和帮助我们。
……
在后续经文中,我们看到耶稣如此不断强调上帝的慈父之爱:“你们中间作父亲的,哪有儿子求鱼,反拿蛇当作鱼给他呢?”(路11:11)就连我们这些世上不好的父亲都不会将毒药给我们的孩子,甚至我们都有怜悯的心肠,何况众光之父,在他毫无黑暗,我们岂不是可以从他那里得到更多!以赛亚也写过类似的话。主说,“妇人怎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悯她亲生的儿子呢?即使她们可能忘记,我也不会忘记你。看哪!我已经把你刻在我的掌上。”(赛49:15-16)
耶稣在强调,上帝的乐意与持续关注之爱是我们认识祷告的关键。我们会本能想到一个没有基督的上帝——他只是主和审判者。这时,我们容易觉得他不愿意聆听我们这些罪人的声音,我们也不愿意重罪缠身站在他面前。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记起他的友善,他张开双臂的父爱——他接纳我们作他嗣子——这会促使我们愿意靠近他。
巴刻曾经说过,
巴刻说得没错,因为将上帝称为父亲,而且真心如此相信意味着你对福音有准确的认识。它意味着你明白在永恒中,“在父怀里的”(约1:18,希腊文原文直译)圣子已经前来帮助我们,使我们可以去到他所在的地方,使我们这些弃绝他的人可以归回——不只是作为受造物归回,更是作为孩子回归,好使我们享受圣子一直就在享受的丰盛慈爱。
知道你是上帝的孩子,这能避免你将祷告看成接近上帝的梯子或谋求上帝欢心的修行。祷告不能使你得到更多接纳。相反,祷告是为你已经得着的表达更多感恩。你可能感到内心冷淡,爱心稀缺,你的祷告支支吾吾,但是重要的是,因为与基督联合、在基督里面,你就是宝贵的儿子——你的父亲喜悦听见你的声音。当然,换作其他的上帝,我们只能靠着自己的热切靠近他们;但是对这位上帝,我们靠的是他的能力。
加尔文说,我们就好像是借着耶稣的口祷告。天父永远都渴望听见他亲爱儿子的祷告——而我们是靠着他的名祷告。圣子赐我们奉他名祷告的资格,所以我们祷告起来就如同是他。我们能够享受的是圣父与圣子之间的这层关系——正是在祷告中,我们对此有所经历。所以,还是那句话,祷告是在操练信心——相信上帝几乎不可能的应许,也就是我们可以来到面前,即使我们内心冰冷,罪孽深重。我们必须相信,至高者是我们慈爱的父亲。
这就是祷告:把天父看作我们的父亲。
让祷告充满你全天的生活
如果祷告是与上帝相交,那么祷告可以有很多方式。我们可以用各种方法与我们的亲友交流,从信息到邮件到一直持续到晚上的闲聊。与之类似,我们不需要把上帝刻意“塞”到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换言之,将我们的祷告生活看作是与其他生活不同的事。事实反倒是,一旦你将祷告刻意区分,麻烦就来了。
不是的。对圣子来说,所有一切都来自他与天父的相交,所以,这也应当成为我们的模式。当你知道每一天都已经属于上帝,我们所有时刻都在与他相交,那么祷告将更自然地充满你全天的生活。这时,你发现自己能在一天中更自发地向上帝祷告,而无须选择一个特别属灵并聚精会神的时刻。
对我来说,我往往很难判断自己在某个时刻,到底是在祷告还是在工作;往往两者都有。甚至在我专心只单单祷告的时候,几乎每天我也都会意识到上帝已经至少回应一个我对智慧或指引的祈求,因此我不得不立即写下来或有所行动,再继续祷告。
我们一直都在与上帝相交。不过,话虽然如此说,但是培育任何关系总归需要经营时间。我希望我们在前文已经提及的这个要点,能够提高你的个人灵修。如果你一直都将祷告看成抽象的事,一件“要完成的工作”,那么你容易把祷告看作是一种活动——这将导致祷告变得很枯燥。相反,你可以聚焦于你要祷告的那位对象。提醒你自己,你正来到谁面前,这将极大地防止你分心,改变你的祷告。这正是诗人在《诗篇》中的作法——他们不断中止自己的祈求,转而述说上帝的信实和恩慈。所以,我们应当这样,一次次执着地注目在他身上,然后发出更迫切、更真诚的祷告。
来源:本文为迈克尔·李维斯 (Michael Reeves)《享受你的祷告生活》译文2,由陈晨姐妹原创翻译。
-1-300x300-1.jp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