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篇:医治欲望的药方不是满足,而是熄灭
宋真宗赵恒在《励学篇》中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美人)”。
从小到大,家族长辈鼓励我们读书,除了找个好工作,有稳定的收入,娶个好妻子,有稳定的家庭,似乎也不会再有任何其他勉励。
人,与生俱来就有对荣耀的渴望。然而,人总是渴望荣耀自己,而非荣耀神。这种窃取神荣耀的思维方式深入骨髓,无人能免。哪怕成为基督徒以后,我们依然还是渴望追求自己的荣耀。
使徒跟随耶稣,他们最初的目的绝对不是要和耶稣一同背十字架。使徒最初跟随耶稣,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复兴以色列国,成为开国元勋。
因此,在马可福音第9章,就在耶稣第二次预言自己要受难以后,门徒竟然还在争论谁为大。耶稣希望门徒关心十字架,门徒却关心自己将来的高位。
在耶稣被钉十字架,复活向门徒显现以后,你可能觉得门徒会有所改变。可惜,没有!
在使徒行传第1章,就在耶稣要复活升天以前,门徒还在问耶稣:“主啊,你复兴以色列国就在这时候吗?”(徒1:6)
门徒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自己信主以后,以前那些渴望荣耀自己的欲望就自动消失了。那些欲望没有消失,反而是以另一种方式潜藏起来。因此,信主以后,我还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认识自己的罪,治死自己的罪。
有位牧师分享见证说:“我信主二十几年,发现自己还是和门徒一样那么喜欢荣耀自己,将功劳归于自己,而不是上帝。”
是什么让他更深认识自己,发出这样的感叹?答案是格哈德·福德的《论做十架神学家》。
《论做十架神学家》透过评注马丁·路德的《海德堡辩论论纲》(1518),探讨和反思各条论纲及其证词,阐述荣耀神学和十架神学的不同。
荣耀神学家,就是那些“不认识基督的人,也不认识隐藏在苦难中的神。因此,他们喜欢做工,而不是受苦;喜欢荣耀,而不是十架;喜欢力量,而不是软弱;喜欢智慧,而不是愚拙。”(第74页)
与之相反,十架神学家一直都是被苦难和恶者击打和拆毁,直到意识到自己毫无价值,自己所作的工也不是属乎自己,而是属乎神。
那么,荣耀神学和十架神学究竟还有哪些不同?
第一,荣耀神学把人当成受害者。
福德认为:“荣耀神学将人看成是受害者,而不是真正的罪人。”(第IX页)
既然人是受害者,那他们所需要的就是肯定和支持。因此,荣耀神学认为,教会应该尽可能少地传讲神的愤怒,地狱的可怕,免得他们再次被伤害。
同时,荣耀神学认为,教会应该更多强调耶稣如何与我们的苦难认同,如何能够理解和安慰在苦难中的我们。
这样,在荣耀神学那里,一个为我们的被钉十字架的耶稣,就变成了一个治疗师耶稣。治疗师耶稣以我们为中心,根据我们的苦难使用不同的策略安慰和医治我们。
第二,十架神学把人当成真正的罪人。
与荣耀神学不同的是,十架神学让人看到各各他的十字架,不是一个医院,而是一个法庭。上帝不是在各各他的十字架上医治病人,而是审判罪人。
福德说:“如同我们没有看到十架首先是在攻击罪,那么我们就没有真正认清十架。”(第1页)
同时,福德也说:“当你看到钉子刺穿基督的双手时,你可以确信这正是你手所做的。当你看到他的荆棘冠冕时,你可以确信这些荆棘正是你的邪恶思想。”(第7页)
十架神学认为,我们不是什么受害者。耶稣才是那个受害者,我们都是那个迫害耶稣,杀死耶稣的罪人。
受害者,需要的是安慰;罪人,需要的则是赦免。十架神学带我们回到真正的十字架那里,让我们领悟耶稣之所以被钉十架的真正含义。
第三,荣耀神学关注人明显的糟粕。
仔细读福音书,你发现法利赛人无一不关注人明显的糟粕。例如,法利赛人关注耶稣的门徒饭前有没有洗手;法利赛人关注耶稣在安息日有没有治病;法利赛人关注耶稣是否和罪人一起同席吃饭。
法利赛人,就是浪子回头故事中的那个大儿子。面对浪子回头的弟弟,他没有丝毫怜悯的心肠,反而不断诉诸小儿子的罪,企图把他从家里赶出去。
第四,十架神学关注由善行而来的自命不凡。
福德说:“十架神学并不特别担心我们信仰里面那些明显的糟粕,即我们的恶行;他们担心的是由善行而来的自命不凡。”(第2页)
耶稣说:“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太9:13)自以为有罪的人会悔改,会来寻求耶稣的拯救和赦免。然而,那些倚靠自己善行,自以为义的人,自己不悔改,还总是拦阻罪人悔改。
因此,福德认为:“十架神学一刻不停地想要发现并暴露罪人将其背信隐藏在敬虔面具之下的种种方法。它的精髓是攻击我们所以为的最好,而并非最糟的东西。”(第3页)
第五,荣耀神学企图满足人的欲望。
在整本书中,福德使用瘾癖的类比来阐明荣耀神学家与十架神学家之间的不同。
荣耀神学,企图通过乐观的规劝来医治瘾癖的人。荣耀神学,劝勉所有的瘾君子靠行律法得救——只要他们少吸点毒,最好不吸毒,他们就能够重获新生。
靠行为称义的人,是在荣耀自己,而不是荣耀神。当他们行得好,他们就将荣耀归给自己,进而轻看和藐视别人。
荣耀神学,想方设法满足人企图靠行为称义的欲望。然而,路德却在他的论纲里说:“那些相信他能够通过尽己所能来获得恩典的人是罪上加罪,因此罪孽更大。”(第55页)
以为律法能够救人是荣耀神学的根本错谬。提到律法的功用,福德说:“律法不是为要使人变得独立和骄傲,从而与上帝疏离,而是表明人需要上帝和他的恩典。因此,律法并不医治人,而是置人于死地。”(第25页)
这意味着,荣耀神学想要通过虚假的乐观,溺爱和纵容瘾君子,是完全错误的。对于瘾君子的欲望,不可能通过满足解决,只能过熄灭解决。
第六,十架神学竭力熄灭人的欲望。
福德说:“欲望,对荣耀、智慧、权力和或金钱的渴望,永远不能通过获取而得到满足。我们得到越多,就想要得到更多。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满足,永远不会有我们已经拥有或者做了足够多的确信。”(第80页)
紧接着,福德引用路德的话说:“医治欲望的药方不是满足,而是熄灭。”(第80页)
这是约翰·欧文在《试探·治死罪》这本书里要表达的核心。罪,是通过被治死解决的,而不是通过被满足解决的。
正如前文所说,人与生俱来就有荣耀自己,满足自己欲望的倾向,对于这种倾向,我们不是以“满足自己欲望”的目标来构建我们的人生。
按照马丁·路德和约翰·欧文的说法,我们必须以“不断治死老我”的目标来构建我们的人生。
这样,我们就不是像荣耀神学家那样追求一条倚靠自己的成功之路,而是像十架神学家那样追求一条完全倚靠神的成圣之路。
-1-300x300-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