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和我同受苦难
如果你给亲戚朋友传福音,他们不理解,反而责备你,甚至嘲笑你,你要用什么经文安慰自己?
如果你在教会服侍中受到伤害,心灰意冷,甚至委屈地想要流泪,你要用什么经文安慰自己?
对我来说,很多时候是这样的。
如果传福音遭遇拦阻,那我就歇一歇,疗疗伤,等我灵性恢复后再继续传。
如果在教会服侍中受到伤害,那我就先退出服侍,等伤口结痂愈合后再考虑要不要重新开始。
我不喜欢苦难,我也不喜欢受伤。所以,一旦遇见这些事,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逃避,能逃多远逃多远。
可是,逃避并不能让我遇见神,逃避也不能让我更深地经历耶稣在十字架上对我的爱。
逃避,有时候,让我离神越来越远。
两个月前,我读到一节经文,特别震撼我,至今记忆犹深。
面对提摩太牧会中遇到的艰难和苦楚,保罗不是劝提摩太休息一下,出去散散心,等灵性恢复后重头再来,他跟提摩太说:你要和我同受苦难,好像耶稣基督的精兵。(提摩太后书2:3)
在提摩太后书第一章,保罗也如此劝勉提摩太,他说:“你不要以给我们的主作见证为耻,也不要以我这为主被囚的为耻;总要按神的能力,与我为福音同受苦难。”(提摩太后书1:8)
面对深陷苦难的提摩太,保罗竟然不是尽力帮助提摩太走出苦难,反而劝提摩太与他一起同受苦难。
保罗究竟想干什么?
其实,面对苦难,我们一直都有两种办法。
第一,减轻或消除苦难。例如服侍太多,那就减少一些服侍;压力太重,那就减轻一些压力。爱得太辛苦,那就不要再爱。
第二,增加承受苦难的能力。例如你目前只能提20斤重物,你要把自己训练到至少能提30斤重物的程度。这样,你的臂力就增强了。
第一种方法让我们过得更舒服,第二种方法却可以更好地见证基督。
为什么?因为世界没办法在一间不受苦的教会身上看见受苦的基督,世界也没办法在一个不受苦的基督徒身上看见受苦的基督。
几年前,我听一位长老讲教会牧养。他说,最深的牧养,就是让你牧养的对象愿意和你一起为主去死。
在这里,保罗就是这么牧养提摩太的,他不是劝提摩太逃避苦难,而是劝他更深地进入苦难。
他说:你要和我同受苦难,好像耶稣基督的精兵。(提摩太后书2:3)
其实,教会不复兴,我们灵命不成长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们一直在逃避苦难。
我们不愿意为教会内弟兄姊妹生命的长进受苦,我们也不愿意为教会外亲戚朋友灵魂的得救受苦。
爱得太苦,就爱不下去,因此世界就没办法在我们身上看见那位爱我们的基督。
伤得太深,就对所有可能的伤害避而远之,因此世界就没办法在我们身上看见那位主动为我们受伤的基督。
齐宏伟牧师曾经说:“信仰,从来不是让人解释苦难,而是让人承载苦难。”
其实,主要原因不是爱得太苦,也不是伤得太深,而是我们承受苦难和伤害的能力差到极点。归根究底,是我们对福音的理解出了问题。
如果信仰都没办法让你承受一些苦难,如果信仰都没办法让你承受一些伤害,那我们就要反思,我们信得究竟是什么样的福音。
如果我们对福音的理解无关痛痒,我们活出来的信仰也就无关痛痒。如果耶稣在十字架上对我们的爱,对我们来说可有可无,其实我们不可能像保罗那样为福音受苦。
假使我们得了癌症,生命垂危,你是不是愿意拿你的所有存款换取你的生命?当然,还可以加上我的房子、车子、工作。只要癌症被医治,我们愿意付出一切,并对医治我们的医生心存感激,因为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得了属灵上的癌症,而且这种癌症无人能治,我们已经死于罪中。在属灵上,我们不是生命垂危的病人,而是彻彻底底的死人。只有耶稣,只有耶稣能拯救我们,使我们可以活过来。
问题是,现在耶稣已经为我们受苦,耶稣已经拯救我们,我们却很难对耶稣产生新鲜的感激之情。
我们不认识福音,我们很少思考福音,所以我们活不出保罗那样的生命,说不出保罗那样的劝勉。
保罗知道耶稣有多爱他,所以他知道怎样爱耶稣,为福音受苦。他能告诉提摩太耶稣有多爱他,他也能够带领提摩太和他一起爱耶稣,为福音受苦。
其实,我们为主受苦的程度,一直和我们对福音的认识程度成正比。认识主的爱多一点,舍己就多一点;认识主的爱少一点,舍己就少一点。
这就是为什么在路加福音第七章,那个法利赛人只是愿意请耶稣吃饭,那个女人却愿意为耶稣打破盛香膏的玉瓶。(路加福音7:36~7:48)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向主祷告:“主啊,求你赦免我的罪,因为我们不懂爱。我们不懂你对我们的爱,我们也不懂怎样爱别人。求你帮助我们更深经历你对我们的爱,好让我们可以像保罗那样,心甘乐意地为福音受苦。求你帮助我们更深经历你对我们的爱,好让我们可以像那个女人一样,心甘乐意为你打破盛满香膏的玉瓶。如此仰望祷告,是奉主耶稣的名求,阿门。”
-1-300x300-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