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为什么一定要有成员制?
现今,越来越多教会听说过教会成员制,但因为缺少忠心,经验,勇气,魄力等各种原因,迟迟未在教会实践成员制。对于那些忠心却缺少经验和辅导的教会来说,约拿单·李曼的《教会成员制》不啻为一本好书。
在本书的开头,纽约市救赎主长老会主任牧师提姆·凯勒如此介绍这本书,他说,“各宗派的教会领袖都会发现,这本小书中所充满的实践策略和精彩论述能够帮助我们治疗在今日的文化中基督徒对成员制、牧者的权柄、生命的责任、以及个人自由受限的过敏症。”换言之,这本书不仅能够帮助教会成员更忠心委身教会,同时也能够帮助教会成员更顺服教会的带领,建立牧者的权柄。
然而,在我看来,教会成员制的意义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教会成员制能够帮助教会分别为圣,将教会从这个世界分别出来,让世界知道谁真正代表基督。
一、旧约的教会成员制图景
虽然整本圣经从未提到教会成员制这五个字,但新旧两约,处处提到教会成员制的图景,让我们可以效法。
首先,上帝拣选以色列民族作为一个群体,向整个异教世界彰显他自己。在旧约,以色列民族就是地方教会的所有成员,上帝在利未记11章,不断吩咐以色列民过一个圣洁的生活,因为他是圣洁的。(利11:45)就此,上帝借着以色列民的圣洁,彰显他的圣洁。
其次,以色列民变得堕落,表现常常是他们模糊,甚至忽略自己与外邦人的界限,开始与外邦通婚、拜他们的偶像。在以斯拉记第十章,以斯拉十分明确地对以色列民说:“你们有罪了;因你们娶了外邦的女子为妻,增添以色列人的罪恶。现在当向耶和华你们列祖的神认罪,遵行他的旨意,离绝这些国的民和外邦的女子。”(拉10:10~11)
第三,旧约领袖十分清楚并且常常数点以色列的人数。上帝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后,随即数点他们的人数。以色列人男丁的总数目,领袖的数目(民1:4-16,44-46),利未人数目,以及头生子的数目都清清楚楚地记载在圣经中(民3:40-43)。甚至《民数记》这卷书也因此而得名。
二、新约的教会成员制图景
不仅在旧约,新约也在各处向我们展现全新的教会成员制图景。在新约中,旧约伦理和文化的界限被取消了,但是一个更加清晰的界限被划出来:那些信而受洗的基督徒可以来到主餐桌前,而非基督徒则被禁止领受主餐。新约的成员制图景对约有许多的类似和更新。
首先,上帝不再是拣选以色列民,而是借着基督在地上建立教会彰显他的圣洁与荣耀。在新约,一间教会就是他的成员制。同样,耶稣在地上时,不再是吩咐以色列民过圣洁的生活彰显他,而是吩咐教会成为山上之城向这个世界彰显他的荣美。特别是在使徒行传,保罗每到一个地方,就在那个地方建立教会,借着教会向世界传扬福音,拓展神的国度。
其次,当教会变得堕落,表现也常常是模糊,甚至忽略自己与世界的界限。在哥林多前书第五章,我们发现哥林多教会有淫乱的事情,但是他们却迟迟不肯执行教会纪律。因此,保罗在书信中吩咐这间教会把行这事的人从他们中间赶出去。(林前5:1~2)
第三,新约领袖也十分清楚并且知道谁是属于教内,谁是属于教外的。同样在哥林多前书第五章,保罗说,因为审判教外的人与我何干?教内的人岂不是你们审判的吗?至于外人,有上帝审判他们。你们应当把那恶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林前5:13)更明确的是,我们在提摩太前书第五章看到初期教会其实有他们自己的成员名单目录,甚至详细到教会有专门登记救济寡妇姓名的册子。(提前5:9)
三、总结
根据旧约和新约得教会成员制图景,我们发现圣经虽然没有提到教会成员制这五个字,但处处透露着教会成员制的气息。至少,教会和世界是明确分开的,为要过分别为圣的生活,在这世上代表基督,向世人传扬另一个国度的福音。
但是,纵观我们现在大部分教会,因为缺少分别为圣的观念,缺少教会成员制的治理模式,牧者甚至不知道谁是教内的,谁是教外的。对于流动性很大的教会,牧者甚至不知道谁是他的羊,羊也不认识他,更别说牧养群羊,驱赶豺狼。
更荒唐的是,为了聚会人数的增加,教会向这个世界妥协,以牺牲质量的方式追求数量,进而营造了一种没有基督的基督教。在教会里,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私下里不读经也不祷告,却常常出现在教会的服事场合,甚至,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所谓”基督徒“讲不清楚福音是什么。
也有另一些人,他们虽然能清楚讲明福音是什么,但是从来不在教会委身,由着自己的性子串教会。就在上个主日,我发现我们教会有一些基督徒,在牧师讲道之前赶到教会,在牧师讲完道以后就急冲冲拎包走人。
约拿单·李曼在《教会成员制》这本书里提到:“基督不是呼召你加入一个教会,而是要你全然地顺服教会。”这能帮助每一个重生得救的基督徒明白,圣经的命令,不是要我们成为个人的基督徒,而是成为群体的基督徒。耶稣在地上,不是拣选某个人,而是借着整个教会群体来彰显他的荣耀。这呼召我们加入一间教会,委身一间教会,顺服一间教会,以圣洁的生活在群体中荣耀他。
-1-300x300-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