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敬拜一直是真正敬虔生活复兴的标记。没有敬虔的家庭生活的操练,一切都难免停留在表面的层次。
假如不在家庭中追求敬虔,努力与家人一同敬拜上帝,仅仅是在礼拜日的时候到教堂中敬拜上帝,多是假冒伪善而已。
在许多教会中,那些寻求按照合乎圣经的模式进行家庭敬拜,不参加各种分裂家庭的事工的家庭,得到消极的评价,这是令人悲哀的事情。在太多的教会中,敬虔就是参加教会的事工。
教会本来应当努力劝勉父母,使他们尽到教育孩子的责任,带领孩子达到自治。但在现代教会中,教会不仅没有如此行,还试图从根本上(主日学和教会学校)加深父母同孩子的分离。
从19世纪中期开始,家庭敬拜开始衰落,而且,出现了把家庭按年龄和性别分开的公共敬拜和训诲形式。这些做法违背了合乎圣经的公共敬拜模式,也给在家中进行家庭敬拜设置了障碍。
主日学本来是为孤儿设计的机构,在罪人的手中,却把这样的机构变成了仍然活着,却不顺服上帝的父亲的孩子的学校。同样,把上帝对困境中之人的怜悯,应用在那些主要困难是不悔改和不带领家庭的人身上,也是扭曲性的应用。
不合乎圣经的教会是以建筑或组织为中心,这样的“教会”使得基督徒缺乏敬虔的力量,并没有在日常生活实行真道。没有家庭敬拜,对人一生的特定时间而言,教会就会变成组织性、仪式性的东西,对人生活的影响非常有限。
男人在家庭中从灵命带领人的角色退位,不仅导致了青年和妇女项目与组织的发展,那些在家庭灵命生活中处于边缘化的男人,也逐渐丧失了对教会的兴趣。
在教会中开办学校,虽然不一定必然如此,但造成的结果经常是,原先由父母进行教理问答的计划几乎完全中断了。
希西家对以赛亚说,你所说耶和华的话甚好,因为在我的年日中,必有太平和稳固的景况。
为什么希西家不像他当初自己面对生命危险时那样恳求上帝赦罪,使他儿子不遭受这样的命运呢?
当然,他从过去的经验得知,上帝之所以发出这样的宣布,就是让听到的人在祷告中回转归向他。
这些段落似乎表明,希西家对自己孩子的命运并不关心,他极度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在希西家加增的年岁里,他生了犹大历史上最邪恶的国王,而且没有把他抚养成人就撒手而去。
早期教会基督徒聚集的最显著特征,不是基督教式的公会或圣殿式敬拜,而是一同吃饭,这与仪式化的犹太教宴会有关。
在这种宴会中,一群门徒聚集在权威的拉比或教师的周围。或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宴会,这种宴会在今日犹太教徒家庭中仍然保存——星期五的晚餐开始守安息日,特别是逾越节的家宴。
公元1、2世纪,这种聚集在私人家中进行,它的特色是包括读经、宗教训诲、祷告、唱诗,常常带有弥赛亚和末世论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