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爱里没有惧怕
两个男孩坐在校长办公室门口。他们即将被叫进屋里,为破坏学校规矩承担责任。当他们考虑自己的命运时,第一个男孩哀叹道:“我好害怕。我知道我做错了,但我听说这个校长特别严厉。我担心他会过分严厉地处罚我。如果他想杀鸡儆猴怎么办?”
第二个男孩看着他,平静地回答说:“的确,他很严格,但是他也很公平。我们都会得到当受的处罚,但这处罚会是恰当的。我可以向你保证。”
第一个男孩惊讶地看着第二个男孩说:“他是这个州最严厉的校长。你怎么这么确定他会公平地对待我们呢?”
第二个男孩自信地回答:“因为他是我爸爸!”
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帝对你来说,比较像即将实行审判的法官,还是比较像已经为你舍命的父亲?如果上帝就在你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突然来到,你会感到惧怕,还是能够坦然无惧?你已经随时预备好,迎接耶稣第二次再来吗?
在《约翰一书》第4章,使徒约翰告诉我们:“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约一4:18)
这里的完全,指的不是完美,而是指完整、成熟的爱。这节经文告诉我们:我们惧怕,是因为我们还不够认识神的爱。当我们对神的爱,有充足的认识和经历,我们就不会再惧怕,而是能够安息在神的爱里。
这就是为什么不信的人,在面对死亡时会充满恐惧;而成熟的基督徒,在面对死亡时却能带着笑容。基督徒死亡,我们这些活人会给他们举办葬礼。但是,对死亡的那个基督徒来说,她不是参加葬礼,而是参加婚礼。因为在天上,有一场羔羊的婚宴,在等待她参加。
在地上,她是躺在那里,被追思的遗体;在天上,她是穿着婚纱,被耶稣基督迎接的新娘。在地上,她即将被推进火化馆;在天上,她则要踏上红地毯。
一个没有永恒救赎的人,她看见的只有遗体和火化馆;但是,一个人,只要真正认识耶稣的爱,经历耶稣的爱,她会看见新郎和红地毯。
如果耶稣真是那个要迎娶我们的新郎,我们确信他会为我们舍命,并且爱我们到底,试想,谁会惧怕这样的婚礼呢?谁会留恋地上的生活,而不欣然奔赴那场伟大的婚宴呢?面对那场婚宴,保罗说,我“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的无比的。”(腓1:23)
当然,这一切都有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我们对神的爱,有充足的认识和经历。一个人,若不认识神的爱,也没有经历神的爱,她只会感到惧怕,而不会感到欣喜。
威尔斯比牧师在他的注释书里认为,我们对神爱我们的经历,大概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当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我们生活在惧怕中,对神的爱一无所知。
第二,在相信基督以后,我们发现自己心里交织着爱与惧怕的复杂情感。
第三,当我们与父越来越多地相交时,惧怕就会逐渐消失,我们的心就会单单被父的爱所掌管。不成熟的基督徒在爱与畏惧中间摇摆不定,但成熟的基督徒安息在神的爱里。
在《约翰一书》第4章,使徒约翰还告诉我们,如果“爱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我们就可以在审判的日子坦然无惧。因为他如何,我们在这世上也如何。”(约一4:17)
在将来的审判面前,为什么我们可以坦然无惧?使徒约翰告诉我们:“他如何,我们在世上也如何。”(约一4:17)
这节经文告诉我们,天父怎样对待他儿子耶稣基督,他也会怎样对待我。他怎样爱他的儿子耶稣基督,他也怎样爱我。在十字架上,我的罪已经被耶稣的血完全洗净了。从此以后,我不再被称为神的敌人,而是像耶稣一样,被称为神的爱子。
问题是,我对耶稣在十字架上对我的爱,有足够的确信的吗?我有没有时刻被基督的爱感动,更新和改变?我有没有时刻靠着基督,努力治死我们身上的罪?
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爱,在除掉我们的惧怕以前,首先会除掉我们的罪。只有我们的罪被洁净,我们的重担才得以脱落;只有我们的罪被洁净,我们才能够真正感受到神的爱,而不是愤怒。
如果一个人,依然活在罪中,不愿意悔改,迎接她的不会是羔羊的婚宴,而是地狱的审判。在旧约中,以利的两个儿子任意妄为。他们藐视耶和华的祭物,又与在会幕门前伺候的妇人苟合。最后,以利整个家族都被神审判,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更是被神击杀。(撒上2~4章)
我们感受不到神的爱,我们无法真正经历神的爱,很大一部分,跟我们信主以后,依然活在罪中有关。
亲爱的弟兄姐妹,你时常靠着神的恩典治死自己身上的罪吗?虽然有时候你无法胜过罪,但是你确信耶稣的宝血已经完全涂抹和洁净了你的罪吗?你有罪得赦免的平安和确据吗?你对耶稣的爱有完整、成熟的认识吗?
检验我们对神的爱是否有足够认识的一个方法,就是看我们是否害怕耶稣第二次再来。
约翰·麦克阿瑟牧师在他的注释书里说:“人若宣称信基督,却害怕他再来,这就证明他里面有问题,因为真圣徒必定会喜爱他再来。”有问题,并不代表他不会得救;有问题,代表他对神的爱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因为“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约一4:18)
在耶稣被捕的那个晚上,彼得充满惧怕。因为惧怕,他三次否认耶稣,甚至发咒起誓说自己不认识耶稣。但是,当他真正明白和经历耶稣的爱,他甘愿为耶稣被倒钉在十字架上。
在耶稣活着的时候,有亚利马太人约瑟,他是耶稣的门徒,却因为害怕犹太人,就暗暗地作门徒。但是,当他看见耶稣为他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圣经告诉我们,他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求彼拉多,要把耶稣的身体领去。”(约19:38)
亲爱的弟兄姐妹,你对耶稣的爱有真实的经历吗?这种真实的经历,有驱散你心里的惧怕,改变你的生活方式,让你放胆为耶稣作见证吗?求主恩待我们,使我们对他的爱有越来越多的认识和经历。
-1-300x300-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