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世界不配有的人
大学校园,一群学生迈着焦急的步伐走向食堂。拿起筷子时,有位学生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没做谢饭祷告。往常,他都是低头闭眼祷告。这次,他选择平视睁眼祷告。
家族聚会,亲朋好友在推杯交盏。有位弟兄始终无法鼓起勇气给他们传福音。他觉得,他自己赚钱没有他们多,活得也没有他们好。他感受到的,更多是身为一个“失败者”的落寞和沮丧,而不是一个“得胜者”的欣喜和盼望。
同事聚会,大家互相聊起自己的信仰。大老板说自己信佛,两位小老板也说自己信佛。当轮到一位小职员时,他心怀不安、支支吾吾地承认自己是基督徒。
大学校园里的那位学生,家族聚会中的那位弟兄,同事聚会中的那位小职员,都有我的影子,其中是否也有你的影子?
当我们成绩没有别人好,赚钱没有别人多,职位没有别人高,我们就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羞于承认自己的信仰,这说明我们哪怕信主以后,依然看重世界胜过基督。虽然信主,可我们还是以世界的标准,而不是圣经的标准来衡量自己。
当自己属于社会的低端边缘人群,我们就觉得自己配不上世界。可是,在《希伯来书》第11章,圣经告诉我们:所有真正相信、跟随耶稣的人,都是“世界不配有的人”。(来11:38)
《希伯来书》作者的意思很明显,不是我们这些低端、边缘的人配不上世界,而是世界配不上我们。
当时,《希伯来书》的读者,不仅仅是成绩不好,赚钱不多,职位不高,他们被公开地毁谤、他们的家业被抢去,他们甚至被逮捕囚禁。《希伯来书》第10章告诉我们,他们“一面被毁谤,遭患难,成了戏景,叫众人观看。”(来10:33)在《哥林多前书》第4章,保罗甚至说:“人还把我们看作世界上的污秽,万物中的渣滓。”(林前4:13)
一群被世界毁谤,逼迫,被视为污秽和渣滓的人,怎么成了“世界不配有的人?”(来11:38)邢福增博士在《世界不配有的人》这本书里说:“我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因为我们所追随的,是这世界不配有的人子。”
耶稣,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的儿子。堕落的世界,怎么配得一位完全圣洁、公义、尊贵的神子耶稣基督?
有一次,我在一间教会讲课。那天,我就讲一节课,一节课就60分钟。讲完课,那间教会决定给我1000块钱。我突然觉得,就我这种超低水平的讲课,怎么配得上拿1000块钱。于是,我断然拒绝了那间教会的恩典,因为我觉得自己配不上。后来,那间教会无论如何,都要给我500块钱。无奈之下,我就收了。第二天,我就买了500块钱的属灵书籍赠送给那间教会。因为我觉得,我实在配不上一分钱的讲课费。
如果一个糟糕的讲员,自觉配不上1000块钱的讲课费;那么,一个堕落的世界,怎么配得上完全圣洁、公义、尊贵的神子耶稣基督呢?如果我们已经跟随耶稣,已经和耶稣一同成为神尊贵的王子,那么,这个堕落的世界,又怎么配得上我们呢?
问题是,我每天究竟是从“我是神爱子”的身份看待自己,还是从“我是成绩不好的学生、我是不会赚钱的弟兄,我是从事卑微工作的职员”看待自己?如果我们信主以后,依然从世界的眼光看待自己,我们就会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个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但是,如果我们从属灵的眼光看待自己,我们就会看见“基督徒”这个身份究竟有多尊贵。那一刻,我们会发现,“世界首富”,“美国总统”这样的身份,都配不上“基督徒”的身份。世界上没有什么身份,比“基督徒”的身份更尊贵。
对于当时被逼迫,被逮捕,被沦落为社会边缘人物的犹太基督徒,对于当时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犹太基督徒,他们怎样在那样的处境中继续信靠耶稣?答案是相信“基督徒”的身份,比其他一切身份更宝贵。“基督徒”的生活,比任何其他生活,都更有价值和意义。
这个价值和意义不在于今生,而在于永恒中神的应许。正如《希伯来书》第11章所说:“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来11:16)
亲爱的弟兄姐妹,你们看见基督徒的身份,比其他一切身份都更宝贵吗?你羡慕天上那个更美的家乡,胜过地上一切的家业吗?如果没有,面对逼迫和挑战,我们一定会以福音为耻,陷入软弱和妥协。但是,如果我们真正看见自己是“世界不配有的人”,我们就会像耶稣一样,过一个世界不配有的生活。这种生活,是一种越来越像十字架上的生活。这种生活,带着十字架爱和舍己的印迹,甚至带着十字架被羞辱和被藐视的印迹。
-1-300x300-1.jp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