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为谁而活?
2000年左右,我还是小学生。那时,我们都要求背诵一首诗歌。我现在30岁,还记忆犹新。这首诗歌的内容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老师教我们,这首诗歌充分表达了诗人为真理、为理想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注:夏明翰的主义是无神论信仰)夏明翰活着,好像是为了他的主义。
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有些志士活着,是为赏识自己的人抛头颅,洒热血。有些女人活着,是为喜欢自己的人梳妆打扮,相夫教子。
那么,作为基督徒,我们活着,是为谁?如果有一个人,是你欣然为之生,为之死的,那这个人会是谁?这个人,是你自己吗?还是你的配偶,或者孩子?或者,他就是耶稣基督?
《使徒行传》第26章告诉我们:使徒保罗不为自己而活,也不为自己的功名利禄打拼,他只为基督而活。2年前,保罗因为传讲死里复活的耶稣,被犹太人逼迫,被囚禁在监牢。2年后,犹太人的巡抚从腓力斯变成了非斯都,保罗从新得着了一个为自己辩白的机会。这次开庭,希律王亚基帕,巡抚非斯都,犹太人的领袖,还有其他达官显贵都在场。在这样的场合,保罗为自己辩白说:“现在我站在这里受审,是因为指望神向我们祖宗所应许的。……王啊,我被犹太人控告,就是因这指望。”(徒26:6~7)
在希律王亚基帕面前,保罗说,他站在这里受审,他被犹太人控告,都是因为这指望。这指望究竟是什么?竟然让保罗愿意为之生,为之死,为之坐监?
这指望不是指脱离监牢,重获自由;这指望也不是指财富自由,生活幸福。这指望,乃是指神向以色列祖宗所应许的弥赛亚。这应许是:神将差他的受膏者来拯救和赎回他的百姓,正如神曾拯救他的百姓脱离埃及为奴之地一样。
以色列的十二支派,一心盼望借着不断的敬拜,特别是不间断的在圣殿中早晚献祭和祷告,表明对神的忠诚,就是为了让这个应许能够成就。
充满讽刺的是,保罗正是因为宣讲这个犹太人的盼望已经应验了,而被犹太人控告。接下来,保罗更清楚的指明,这位拯救者,就是耶稣基督,他已经被杀,已经被埋葬,已经从死里复活了。紧接着,保罗甚至用反问的语气对希律王和犹太领袖说:“神叫死人复活,你们为什么看作不可信的呢?”(徒26:8)
犹太人,过去数百年都在期待一位弥赛亚。他们相信死人复活。然而,当一位真正的弥赛亚来到他们中间,当真正死人复活的事情发生在他们中间,他们竟然不信。
不相信耶稣死里复活的人,他越热心,就越会逼迫相信耶稣死里复活的基督徒。保罗曾经是这样,现在的犹太人也是这样。
然而,真正相信耶稣已经死里复活的人,他甘愿为他所信的被逼迫,被囚禁,被疏远,被嘲笑。因为他们的指望不在这地上,而是在那永恒的天上。保罗现在是这样,曾经那些被保罗逼迫的人也是这样。
亲爱的弟兄姐妹,你的指望是什么?你真的相信耶稣已经从死里复活了吗?如果你真的相信,你愿意为死里复活的耶稣被囚禁吗?你愿意为死里复活的耶稣忍受羞辱吗?你愿意为死里复活的耶稣承受更多一点的损失和代价吗?
如果你不愿意,说明你只是在头脑上知道耶稣死里复活,但是在生命中却没有真实地经历耶稣的死里复活。耶稣复活,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全新的生命,是一个完全的翻转。如果耶稣没有复活,我们像世人一样追求世界,追求万贯家财和流芳百世也无可厚非。但是,耶稣已经真正复活了。耶稣复活,意味着有一个新天新地。我们不再是为自己在这个世界打拼,而是为永恒在这个世界向主尽忠。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告诉我们:“基督若没有复活,你们的信便是徒然,你们仍在罪里。”(林前15:17)但是,基督真正复活了。在复活的基督面前,保罗继续说:“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15:19)
亲爱的弟兄姐妹,你的指望在哪里?你的指望在今生,还是在拯救我们的基督?如果指望在基督,那我们指望的这位基督,他会更新、改变、完全翻转我们的人生。他会拯救我们脱离为自己而活的罪,让我们可以为他而活。
仔细回想我们过去的人生,我们被嘲笑,是为谁被嘲笑?我们被疏远,是为谁被疏远?我们承受损失,是为谁承受损失?
如果夏明翰能够为他的无神论信仰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那我们这群已经真正认识、看见和经历耶稣基督已经复活的人,应该怎样生活呢?
-1-300x300-1.jp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