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面对愁苦的两种方式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对每个人来说,我们要么正处于苦难之中,要么正迈向苦难。问题是,我们该用何种方式面对苦难?
在撒母耳记上第一章,我们看到两个女人,一个女人不被爱,一个女人无法生育。这两个女人都陷在愁苦中,但是她们面对愁苦的方式却截然不同。圣经如此描述这两个女人:
以法莲山地的拉玛·琐非有一个以法莲人,名叫以利加拿……他有两个妻:一名哈拿,一名毗尼拿。毗尼拿有儿女,哈拿没有儿女。……每年上到耶和华殿的时候,以利加拿都以双份给哈拿;毗尼拿仍是激动她,以致她哭泣不吃饭。……哈拿心里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祷耶和华,……哈拿在耶和华面前不住地祈祷。(撒母耳记上 1:1-12)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我们面对愁苦的方式不是去埋怨、报复那个使我们愁苦的人,而是向耶和华祈祷,不住地祈祷。因为神是看顾人的神。
根据这段经文,我们要思考四个问题:1、毗尼拿的愁苦是什么?2、毗尼拿如何面对愁苦?3、哈拿的愁苦是什么?4、哈拿如何面对愁苦?
1、毗尼拿的愁苦是什么?
圣经告诉我们:
“以利加拿每逢献祭的日子,将祭肉分给他的妻毗尼拿和毗尼拿所生的儿女;给哈拿的却是双份,因为他爱哈拿。”(撒上1:4~5)
对很多人来说,作为妻子,或许没有什么比被丈夫忽略更难受的了。
毗尼拿有儿女,哈拿没有儿女。按理说,毗尼拿应该拿到更多的祭肉。可是偏偏没有。毗尼拿拿不仅没有拿到更多,连一样多都没拿到,她拿到的比哈拿少一半。
想想看,当毗尼拿看看自己的孩子,看看自己的祭肉,又看看哈拿的双份祭肉,心里该有怎样的心酸和痛苦。
对毗尼拿来说,她的愁苦是:比起她,她的丈夫更爱另一个女人。不仅爱,而且爱得毫不掩饰。
2、毗尼拿如何面对愁苦?
圣经告诉我们:
“毗尼拿见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就作她的对头,大大激动她,要使她生气。每年上到耶和华殿的时候,以利加拿都以双份给哈拿;毗尼拿仍是激动她,以致她哭泣不吃饭。”(撒上1:6~7)
上帝知道毗尼拿不够被爱,于是赐给她儿女。以利加拿不眷顾毗尼拿,但是上帝眷顾毗尼拿,使他生儿养女。
可是,毗尼拿似乎看不见上帝对她的眷顾,毗尼拿看见的只是那个女人哈拿夺走了本该属于她的爱。所以,毗尼拿不是满怀感恩,而是怒火中烧。
毗尼拿面对愁苦的方式是报复。正所谓:“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大不了我们同归于尽。”毗尼拿不断地激动哈拿,要使她生气,要使她哭泣。
我们面对愁苦的方式是什么?自暴自弃?埋怨?以恶报恶?这些都不是正确的方式。
3、哈拿的愁苦是什么?
圣经说:
“以法莲山地的拉玛·琐非有一个以法莲人,名叫以利加拿,是苏弗的玄孙,托户的曾孙,以利户的孙子,耶罗罕的儿子。他有两个妻:一名哈拿,一名毗尼拿。毗尼拿有儿女,哈拿没有儿女。”(撒上1:1~2)
哈拿心里愁苦。哈拿愁苦的是没有儿子,更令哈拿愁苦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毗尼拿还在激动她。
4、哈拿如何面对愁苦?
圣经说:
“哈拿心里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祷耶和华,……哈拿在耶和华面前不住地祈祷。”(撒母耳记上 1:10~12)
感谢主,面对愁苦,哈拿并没有反击、埋怨、报复那个带给她愁苦的毗尼拿,而是向耶和华祈祷。我们要注意,哈拿不是随随便便地祷告,哈拿是不住地祈祷。
圣经告诉我们,在祈祷以前,哈拿不吃饭,痛痛哭泣;但是在祈祷以后,圣经说:
“哈拿走去吃饭,面上再不带愁容了。”(撒上1:18)
你有没有在愁苦时向耶和华不住地祷告?你有没有经历祷告给你带来的更新和改变?如果没有,我们在操练敬虔这条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求主赐给我们信心,让我们在愁苦时可以及时向他祷告,不住向他祷告,直到从他那里得着真正的安慰和盼望。
-1-300x300-1.jp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