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篇:在新天新地,我们能记起什么?
问题:
先知以赛亚在《以赛亚书》65:17中,向我们透露了一个相当震惊的消息。他说,在新天新地,“先前的事”——似乎是说,我们这辈子的故事——“不再被人记念,也不再涌上心头了”。这不禁让我们对永恒产生了疑惑。难道在新天新地中,我们的记忆将全被涂抹吗?
有两位听众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一位是住在德州圣安东尼的David。他写道,“派博牧师,您好!对您以及托尼这些年的忠心服事,我满心感恩。我在你们的资料库中苦苦搜寻,却找不到您对《以赛亚书》65:17的理解”。他说得没错,在本期栏目以前,这段经文确实从来都没出现在“派博问答”栏目中。他继续问道,“这段经文是否告诉我们,等我们进入新天新地后,我们所有的记忆都将被涂抹?”
另一位名为Ryland的听众希望知道,“《以赛亚书》65:17应当如何与《启示录》5:12保持一致?因为在《启示录》这段经文中,基督的被杀(过去式)以及对他受难的记忆,是永恒中最轴心的部分。所以,派博牧师,您是如何理解《以赛亚书》这段经文的?我们在新天新地中,会丧失从前的记忆吗?”
约翰·派博牧师的回答:
让我们先来好好看看《以赛亚书》65:17这节经文,这样我们才能更清楚地解决疑惑。上帝说:“看哪!我要创造新天新地;先前的事不再被人记念,也不再涌上心头了。”
David的疑惑是,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先前的记忆全部清空了?就好比,记录我们从前生活的硬盘已经崩盘,如今我们的头脑将如同一张白纸,从头开始。我想说,有许多原因告诉我们,这不是经文的原义。如果我们来思考当中几个原因,就能更清楚看见,基督徒永恒的未来是怎样的画面。
◎忘记从前的忧患
首先,在这段经文前面,上帝提及他的仆人说,“在地上为自己求福的,必凭着真实的上帝求福;在地上起誓的,必凭着真实的上帝起誓。因为从前的患难都已经被人忘记了,也从我的眼前隐藏了”(赛65:16)。
第17节说,“从前的事不再被人记念”,而第16节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的事都遭遗忘,而是从前的患难。我觉得,这里的上下文在提醒我,不要过度夸张第17节这里所说的从前的事。这里大概指的不是完全失忆,而只是忘记部分的事。所以,这里我看见一个小小的提醒,“要当心了。别过度理解。别过于夸张”。
或者,我们也可以想一下完全失忆是怎样一种情况。如果你对你从前的人生什么也想不起来了,那你也不再是你这个人了。你根本失去了身份。在你的记忆中,不再有任何事能让你想起你是谁。一句话说,完全失忆意味着你不再是作为你这个人而存在。如果你渴望重新得着自己的身份,那你大概只能重新开始,就如同一个全新的受造物。你将变成完全不同的人。如此,永恒中的你,将与从前的你,没有任何关联。
但这与圣经中好几处经文都是相抵触的。比如,耶稣的比喻和使徒的教导告诉我们,我们在永恒中,将得着与今生行为相匹配的赏赐。所以,新天新地的那个你,与此刻的你作了什么以及此刻活在世上的你是谁之间,是有关联的。
而且,倘若果真是丧失记忆,那我们在新天新地还能认出彼此的说法就站不住脚了。保罗说,复活的基督是初熟的果子,显明将来那复活的事实(林前15:20)。而且,他复活后,门徒依旧能认出他是主。我们能认出,复活的耶稣是曾来到这世上,行过奇妙神迹,为我们死去,又死里复活的那位——我们能认出彼此。这都显明,我们不可能完全失忆。
◎羔羊的歌
或许,最重要的一点是,从创造到完成救赎,历史和救赎的终极目的是使上帝恩典的荣耀得着颂赞。这来自《以弗所书》1:6。上帝在历史中作工,是为叫他奇妙的作为被人记念和称颂,尤其是他恩典的工作。
“他使人记念他所行的奇事;耶和华有恩典,有怜悯”(诗111:4)。上帝不会涂抹成千上万关乎他恩典的工作,似乎这些只是不值一提的事。相反,《以赛亚书》63:7告诉我们,上帝必叫“耶和华的慈爱,耶和华可称颂的事和他赐给以色列家的大福,就是照着他的怜悯和丰盛的慈爱为他们作成的”,为人所记念。
所以,Ryland在问题中提到《启示录》5:12,是很重要的。他说得没错。《启示录》描绘了被成全的圣徒,在天上唱诵羔羊的歌。这正是那曾在历史中,在各各他被杀的羔羊。“被杀的羔羊是配得权能、丰富、智慧、力量、尊贵、荣耀、颂赞的!”在将来的世代中,我们要永远唱诵这句话。
上帝差派他儿子受难,不是要人在永恒中忘记他的献祭。耶稣的死是上帝荣耀恩典的高峰。而这正是宇宙的目的所在:使上帝恩典的荣耀得着称赞。我们要永远唱诵。我们不会忘记上帝恩典历史的高峰,这意味着耶稣的死永远是有意义的。而上帝儿子被杀这件事要有意义,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还能记得从前所犯过的罪。
罪不能被忘记——我们的罪不能被遗忘。基督受难,是为了我们的罪。在我看来,《加来太书》2:20是保罗对基督的敬拜中,最深情的一段。“他(耶稣)爱我,曾为我舍己”。你们难道不觉得,保罗会在永恒中一直这样说吗?“他(耶稣)爱我,曾为我舍己。”这份情意绵绵的爱与感恩,不会从保罗的记忆中消失。这是基督受难的原因,为要让人永远唱诵感恩之情,记念他为我们的罪所受的苦楚。
或者,也可以从另一面来思考。在那将来的世代,我们知道,地狱是真实的。《以赛亚书》最后一段经文,恰好描述的,就是这个。新天新地的圣徒在观看,上帝仇敌全面溃败(赛66:24)。可是,如果我们不能记住罪的可憎以及上帝对当前这个世界的忍耐,我们将难以理解地狱。
◎永恒中所想起的
因此,我的结论是,《以赛亚书》65:17并非意味着,我们在新天新地后,今生的记忆都一概消失了。我估计David和Ryland大概都会想着急追问:“那这节经文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派博牧师,我们晓得你的意思了。我们晓得你说,不是全部忘记。那么,经文说,先前的事不再被人记念,也不再涌上心头到底是什么意思?”下面我会从三方面来表明,在新天新地,我们的遗忘与记念,与我们此刻所经历的遗忘和想起是不一样的。
首先,圣经说,上帝不会记念我们的罪,指控我们。
我觉得,这里的用词很关键。《诗篇》79:8说,“求你不要记住我们祖先的罪孽”。或者看《以西结书》18:22:“他所犯的一切罪过都不会被记念”。圣经中常常提及上帝不再记念我们的罪,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以赛亚书》43:25也是这样告诉我们,“我不再记念你的罪”。换言之,上帝不会记住我们的罪,指控我们。他不会想起这些事,为要向我们施加伤害或惩罚。但这并不影响他完全的神性,他依旧能完全了解所有事情的本相,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因此,可以说,这种对罪的记念,与我们此刻的经历是不大一样的。
第二,圣经也将我们永恒的未来描述为拥有完全的喜乐。
“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的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诗16:11)。这表明,再不会有什么记忆,会叫我们失去这份喜乐。我们大概很难理解,对罪的回忆究竟能怎样叫我们得着喜乐,但这正是我第三点,也是最后一点要提及的。那就是,在将来那永恒的时代,忘记与想起,和我们此刻的忘记与想起有怎样的不同。
第三,记忆是为了敬拜。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3:12中说,“我们现在是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候就要面对面了。我现在所知道的只是一部分,到那时候就完全知道了,好像主完全知道我一样”。也就是说,我们此刻对罪的认识是这样,但将来我们对罪的认识却是另外一个样子。
那时,我们如何认识罪,将如同上帝如何认识罪,也如同上帝对我们的认识那样完全。上帝将赐给我们明慧的领悟力,看见基督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罪不得不受死。可这种看见,这种对罪的记忆,却又与此刻完全不同,因为当中的苦楚、罪疚与羞耻已经转化为纯粹的喜乐,叫我们高举上帝的恩典。这才是上帝创造这个世界,又差派耶稣前来拯救我们的原因。这正是上帝的目的:叫他的恩典得着称颂。
因此,我对《以赛亚书》65:17“先前的事不再被人记念,也不再涌上心头了”的理解是这样。在新天新地中,不论上帝叫我们想起的是怎样的事,这些事必定是为叫我们更加喜乐,在敬拜基督时喜乐满满。而先前的事不再被记念,指的是,一切拦阻我们能如此喜乐敬拜基督的记忆,都不再会涌上心头,或是会焕然一新。
来源:本文选自约翰·派博的问答栏目,由陈晨姐妹翻译。
-1-300x300-1.jp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