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我要照神的慈爱恩待他
撒母耳记下总共24章,每章一篇默想,总共24篇,本文为第9篇。点击此行链接,收听往期录音。
阅读经文:《撒母耳记下》第9章
背诵经文:“扫罗家还有人没有?我要照神的慈爱恩待他。”(撒下9:3)
在历史中,一个新帝王产生,必定会有许多人惨遭灭门之灾。特别是前朝皇子、前朝公主,他们被追杀的几率最大。在新帝王眼中,这些前朝皇子和公主都是潜在巨大的威胁。若不除掉,他就会惴惴不安,睡不着觉。因为他担心,有一天,这些前朝皇子或公主会派人来刺杀他,或者聚众起义推翻他的统治。
然而,在《撒母耳记下》第9章,我们看到一位不一样的王。当大卫接续扫罗作以色列的王,他不是对扫罗的后裔赶尽杀绝。相反,他照神的慈爱恩待扫罗的后裔。在《撒母耳记下》9章3节,大卫对仆人洗巴说:“扫罗家还有人没有?我要照神的慈爱恩待他。”(撒下9:3)
洗巴告诉大卫,扫罗家还有一个人,就是约拿单的儿子米非波设。于是,大卫把米非波设召到王宫里,对他说:“你不要惧怕,我必因你父亲约拿单的缘故施恩与你,将你祖父扫罗的一切田地都归还你,你也可以常与我同席吃饭。”(撒下9:7)
如果我们仔细读《撒母耳记下》第9章,我们会发现,“同席吃饭”总共出现了四次,分别在第7节、第10节、第11节、第13节。为什么圣经作者如此强调“同席吃饭”这个词?“同席吃饭”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古代,“同席吃饭”意味着吃饭的人关系非常亲密。“同席吃饭”意味着大卫真实地接纳米非波设,把他当成自己家里的人。正如在11节,大卫反复强调说:“米非波设必与我同席吃饭,如王的儿子一样。”(撒下9:11)
在《撒母耳记下》第9章,我们看到不是米非波设去找大卫,而是大卫设法去找米非波设。当然,米非波设可能也不敢去找大卫,因为对大卫不够了解,他害怕大卫会杀他。可是,大卫却执意要找米非波设,并且照神的慈爱恩待他。
当米非波设被领到大卫面前,他就恢复了自己的产业,他也恢复了王子的身份,并且可以与大卫王同席吃饭。当大卫以神的慈爱恩待米非波设,米非波设就从一个双脚瘸腿的人,成为一位尊贵的王子。
读到这里,我们会感叹,大卫与过去的帝王是如此不同。过去的帝王,对前朝皇帝的子孙都是赶尽杀绝。但大卫不仅没有赶尽杀绝,反而尽其所能恩待他,这真是令人敬佩。
可是,我们必须注意,大卫不是说他照着自己的慈爱恩待米非波设,他乃是“照神的慈爱恩待他”。(撒下9:3)对大卫来说,神的慈爱是什么样的?大卫怎样理解神的慈爱?以至于他不会对米非波设赶尽杀绝,而是恩待米非波设?
如果说米非波设是瘸腿的,那么大卫就是不受人待见的。想当年,撒母耳到耶西家里要挑一个人,膏立他作王。这么重大的事,耶西竟然把大卫给忘了。在走向王位的过程中,大卫深知,他是不配的。若非神拣选他,若非神抬举他,他一辈子就只能是个无足轻重的牧羊人,而不是享誉盛名的大卫王。
对于自己的卑微和神的抬举,大卫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因此,在《撒母耳记下》第7章,大卫对耶和华说:“我是谁,我的家算什么,你竟使我到这地步呢?”(撒下7:18)
因此,大卫的慈爱,不是建立在自己很有爱心这个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神的慈爱这个基础上。倘若我们要真正去怜悯一个人,去恩待一个人,我们就必须让自己足够理解和经历神的慈爱。那么,神是如何以慈爱待我们的呢?
圣经告诉我们,我们不是像曾经的大卫那样籍籍无名的人,我们也不是像米非波设这样瘸腿,担惊受怕的人。我们是什么人?我们是反叛神的罪人!我们是注定要下地狱的人!
可是,神爱我们这些本来注定要灭亡的人。神怎么爱我们?他赐下他的独生爱子耶稣基督,为我们降生在卑微的马槽,为我们钉死在羞辱的十字架上。神用耶稣的宝血洗净我们的罪,好让我们可以成为神的儿女,也就是成为王子和公主和他“同席吃饭”。
在逾越节的筵席上,在最后的晚餐中,耶稣和门徒同席吃饭。在结束时,耶稣对门徒说:“我不再吃这筵席,直到成就在神的国里。”(路22:16)
这节经文告诉我们:在神的国里,耶稣为我们预备了一场更加丰盛的筵席。将来有一天,我们每一个信靠他的人,都可以和他欢喜快乐地同席吃饭。那么,这样的“同席吃饭”是如何实现的?不是借着我们的努力信靠,而是借着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流出的宝血。
在《撒母耳记下》第9章,大卫如此恩待扫罗的儿子米非波设,已经足够令我们感动。那么,耶稣在十字架如此恩待我们每一个罪人,岂不更加令我们感动,更加激励我们摆上自己为他而活吗?
在生活中,我们渴望像大卫这样“照神的慈爱”恩待我们所遇见的每一个人,可是,为什么我们总是那么挣扎,那么无力?我们无法“照神的慈爱”恩待人,主要是因为我们不够认识,也不够经历“神的慈爱”。
换言之,如果你渴望活出一个爱的生命,你不要先追求爱,你要先追求被爱。除非你被耶稣深深地爱过,否则你断然活不出爱的样子。你绝对不可能爱到海枯石烂,你只会爱到精疲力尽!
我们爱,不能只是靠自己的努力。我们爱,是因为神先爱我们。只有更深的经历和体会耶稣的爱,我们心里的自私,我们心里的冷漠才能够被耶稣的爱替换。我们没有爱,但神是爱。当我们不断默想那位为我们的罪被钉十字架的耶稣,我们的心里就会有爱的江河涌流。
求主帮助我们,让我们在每一天的灵修祷告中,都可以更深地认识耶稣的爱,更深地经历耶稣的爱。当我们陶醉在耶稣的慈爱中,我们就可以“照神的慈爱”恩待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人,即便他可能会威胁到我们的安全和舒适。
长按下方二维码
赞赏支持林健弟兄
-1-300x300-1.jp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