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篇:死亡能告诉我们什么?
“死亡的日子胜过诞生的日子。”(传7:1)
我知道用这样一句话作文章的开头有点突兀。可传道者就是用如此一番话开始《传道书》的第7章。不是说些好听的吉言。这位仁兄倒是开门见山就把我们拉往存在主义的水深处。你会如今看待传道者的这番话?你认同他所说的吗?
假若我们知道传道者在这里所说的“死亡”不是我们自己,而是我们周遭所认识和爱的人,那么估计我们心里就更不是滋味了。他在这里所说的死亡,指的是丧事。他说的是,我们(外)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孩子、大家庭成员、朋友、同事和对门邻居的过世。
在这些事上先沉思片刻。我们在所爱之人死去的身躯旁痛痛哭泣。这样的日子真比我们看见亲朋好友喜得贵子更好吗?这真是这位传道人——以及在他身后,借着他说话的上帝要告诉我们的吗?是的。这就是他要说的。当然了,他这么说,是有特定所指。
◎死亡能告诉我们什么
通读上下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传道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意思。
“美名优于美好的膏油,死亡的日子胜过诞生的日子。往服丧之家,比往宴乐之家还好,因为死是人人的解决,活人要把这事放在心上。忧愁胜于嬉笑,因为面带愁容,能使内心得着好处。智慧人的心在服丧之家,愚昧人的心在欢乐之家。”(传7:1-4)
这样通读下来,传道者的意思就一目了然了。死亡比诞生的日子更好,是因为死亡能告诉我们一些出生所不能告诉的事。因为死亡对我们说:
“你也会有这一天。或许它的到来,比你预料得还要早。这位逝者在地上的日子已经走完了。而你所爱的每个人以及每一位到场向死者致敬的悼念者也一样。如果你足够聪明,你应该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思考你的结局并以此指导当下的生活。”
这可不是满月酒上你能听到的信息。
◎有违常理的智慧
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圣经中的智慧书,我们大概会发现一个奇怪的主题。那些本叫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事,如果我们特别留意,拥之入怀,反而能得着智慧。例如:
1、我们宁可躲避管教所带来的疼痛。可经文却说“喜爱教训的,就是喜爱知识”(箴12:1)。
2、我们宁可不听那些刺耳、让人谦卑的指正。可经文说“轻忽管教的是藐视自己,听从责备的却得到智慧”(箴15:32)。
3、我们当然不喜欢更为不舒服的责备。可智慧人说,“愿义人击打我,这是出于慈爱;愿他责备我,这是膏我头的膏油,我的头不会拒绝”(诗141:5)。
4、我们也不喜欢受一丁点儿的苦。可另一位智慧人却告诉我们:“我受苦是对我有益的,为要使我学习你的律例”(诗119:71)。
智慧似乎常常是违反常情的。我们得学会爱上那些叫我们本能害怕的老师。因为他们所教授的对我们生活至关重要。所以,在满月酒与丧葬两者之间,传道人说,“智慧人的心在服丧之家,愚昧人的心在欢乐之家”(传7:4)。
他当然不是说,如果我们参加满月酒,就是愚昧人。因为这位传道人也在别处说,“万事都有定期”,包括“生有时,死有时”。并且上帝“使万事各按其时,成为美好”(传3:1-2;11)。有时是欢庆新生命的时候。但如果我们因为惧怕死亡,成天逃避死亡带给我们的沉重教导,我们不断转移注意力,在欢乐之家里忙碌,寻求安乐。这在传道者眼中,就是愚昧了。因为智慧人知道,我们从服丧之家能找到极为重要的生命泉。
◎结局所揭示的
传道者也希望我们不只聆听死亡的信息,也要聆听所有重大结局可能教导我们的。所以,他在随后也在更广义范围上提及所有的结局。“事情的结局胜于开端”(传7:8)。
他这样说,不仅因为每次的重大结局都能提醒我们想起死亡,而且这些结局能揭露出事情起头所隐藏的事。在事情开头,我们可能以为有很好的将来。可只有到了结局时刻,我们才知道这些应许或作出应许的人,到底真相如何。而且重大结局往往能显明我们内心真正的属灵光景——我们真正信靠、盼望和珍爱的是什么。
下面就是一个在结局中真相大白的故事。
◎死亡的应许
很多年以前,我和哥哥在为别人擦洗窗户赚学费。我是上大学,哥哥是上神学。我俩当时的雇主是一对富裕的老年夫妻。丈夫曾经事业辉煌。他创业建立了大型连锁超市。等到退休时,他就把这个产业交给儿女。他算是成功实现了美国梦吧。
可晚年时,他成了一个阴郁、暴躁、苦毒和郁郁寡欢的老人家。有一次,他对我们有些莫名地大动肝火,说了些严厉的话。他妻子跑过来,向我们道歉。想不到这位女主人与丈夫截然相反。她活泼、喜乐、待人充满恩慈。我们聊着聊着,发现她是一位主内姐妹,信仰纯真火热。她谨慎地向我们透露,他丈夫拒绝相信基督,这让她感到心碎。她也非常担心丈夫的重度抑郁。因为身体各方面不如从前,他不得不退居二线,不再能在他热爱的公司发挥影响力。这带来他情绪的抑郁。一旦事业走到尽头,他的生命好像也失去意义。我们擦好窗户后,与她一同为他的丈夫祷告。
第二年,这位姐妹又雇佣了我们。这次只剩她一人了。他的丈夫,因为生无所恋,已经离开人世。她很悲伤。但基督给了她很大的盼望。她里面的平安超过人所能想象。
可以想象,当初这个男人创业伊始,一定感到未来一片光明。但结局却告诉我们,这个美丽应许的截止日期与他的事业一样。一旦事业完结,他名誉的光环与富贵就成为虚空。里面并没有真正的未来和盼望。
◎你有否留意?
传道者知道,我们的心是多么容易飞向欢乐之家所传来的笙歌燕舞。而服丧之家传来的可怕丧歌,让人只想逃之夭夭。但传道者也知道,这些奏乐的骗术,他知道那些丧歌能带到我们来到生命泉的真正源头。
所以,传道者在第7章中宣告,死亡的日子比诞生的日子更好,事情的结局比开端更好。他要把我们带到更深处。他告诉我们,“如果你能留意结局所揭示的真相,尤其是死亡的信息,你就会得到智慧。这位可怕师傅的教导是一流的。如果你听他,你能变聪明。如果你置若罔闻,就会陷入危险。”
传道者给我们每个人留下一个问题。你的结局将显明什么?如果我们仔细留意,这些结局将告诉我们:我们真正的信心在哪里?我们终极的盼望在哪里?我们最大的宝藏在哪里?这些是宝贵的功课。因为死后我们惟一能带走的,就是我们的信、望与爱。
来源:本文选自渴慕神网站,作者Jon Bloom,译者陈晨姐妹。
-1-300x300-1.jp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