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篇:为了避免随流失去,我们需要聚焦基督
随波逐流,不论属灵或其他方面的随流失去,都很危险,这主要是因为随流的感觉既舒服,又微妙。我们往往根本留意不到自己正在随波逐流。
我从小在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长大。我的家乡离海非常遥远。我甚至想不起我家附近有湖泊。我见过的最大的池子大概就是当地高尔夫球场旁边的人造水池。所以,当我最终看见大海时,那场面真让人难以忘怀。我从没见过如此庞大、生动、让人望而生畏的水面,不过,我和弟弟可以在靠近岸边的水里拍水玩耍。
我记得非常清楚,在我乍到海滩的日子里,有一次我鼓足勇气往远处游了几步。尔后又多游了一些路。再后来又不知不觉往海深处游了一些,漂浮在此起彼伏的海浪上。我发现海浪非常规则地成排向岸边移动,可同时又各具特色地在舞动。但就像许多新手,我猛然(浑身战兢地)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危险。海浪突然变得又大又迅猛,把我拉到越来越远的地方。我双脚死命想找到地面。我的双臂和双脚感觉就像木头,不断在吸水。我努力朝海滩的方向张望,却看不见弟弟、爸爸和妈妈。转眼又一个大波浪冲向我的脑袋。
我张皇失措,拼了命地游泳,终于找回了地面。不过我开始明白,我们是多么容易随流离开海岸,还浑然不知。与之比较,随流离开耶稣——直到过了几周、几个月甚至好些年,生活的大浪已经把我们带到想不到的地步,离耶稣万里之遥——要危险得多。
◎聚焦抑或漂流
成熟的基督徒知道,我们从不是被动地远离耶稣,即使我们已经跟随他数年甚至数十年也一样。灵魂深处罪性的洋流,加之试探的波浪,都在不断把我们拉入深海。我们不可能懒洋洋地浮在一个地方固定不动。我们要么是在全力游向上帝,要么就在往其他地方漂。
希伯来书作者深知罪的暗流会拉扯我们对耶稣的爱。在高举上帝儿子在创造、救赎、权柄和荣耀方面超乎万有之后,他写道,“因此,我们必须更加密切注意所听过的道理,免得我们随流失去”(来2:1)。换言之,如果我们的眼睛从基督身上离开,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已经离他远去。在信仰的生活中,我们要么聚焦耶稣,要么只能随波逐流。
对希伯来书当时的受众来说,恶浪袭来,正把他们拉向旧约以色列没有基督的礼仪。犹太人的逼迫导致跟随基督充满患难,代价高昂,一些人已经因为信仰落入监牢(来13:3)。有些开始考虑离开基督,而非与他一同受苦。我们也可能会向同样的方向随波逐流。我们随流可能是因为我们爱的人讨厌我们所爱的上帝,他们对我们的信仰冷嘲热讽,刻意与我们保持距离。我们也可能朝其他方向随波逐流。
我们可能因为犯罪不愿悔改,或者因为淫欲、苦毒、贪婪和嫉妒正慢慢把我们的灵魂从岸边拉往其他地方而随流失去。我们可能像底马一样因为贪爱世界,因为许多的事分散心神与情感,诸如——截止日期和晋升、头条新闻、体育赛事的胜败、最新购物潮流与优惠活动或社交媒体上的一些争论。我们甚至可能因为过于关注亲友而随流失去。所有这些我们心所爱的都是上帝的礼物,目的是要引导我们转向上帝。可多少时候,我们却将这些事物本身变成了上帝。
我们可能以各样方式、在各样地方随流失去。这里的警告在于,如果我们此刻没有努力游向离基督更近的地方,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原地不动。在某个地方不断踩水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摊手不管的话,水流将决定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人的灵魂注定或起或落,或向标竿前行或随波逐流。所以,你是否知道,在你意志薄弱,又有其他事物更吸引你的时刻,你的灵魂容易往哪里随波逐流?
◎比天使更大
不论我们喜欢往哪里随流,问题关键是,我们该如何与这样的力量对抗?答案是,更密切关注我们所听到的关乎基督的道理。《希伯来书》第1章告诉我们,基督比天使更大。这个信息对现代人的耳朵来说可能没有任何威慑力。天使的概念已经不再让我们心生敬畏。所以,这段信息基本上不能触动我们——这并非因为信息本身缺少说服力,而是因为我们的视力变得更差了,对真实存在的事物毫无知觉。天使并没有改变;倒是我们变了。
本该令我们惊异的事,我们却连连打哈欠(而那些本该叫我们打哈欠的事,我们却非常惊异)。我们本该俯伏在地敬畏,但我们却只是漫不经心地过目。我们把天使看得仿佛宠物狗或小猫咪——可爱的、可以抱抱的小宠物,反正肯定不是什么奇妙,甚至可怕的对象。但1世纪的犹太人可不是这样看待天使的。他们大概不敢随意把天使的模样印在小朋友的衣服上。
如果我们真能看见天使,我们应该会全身颤抖,把脸遮住。而《希伯来书》告诉我们,耶稣远比飓风更可怕,比火柱更壮观,甚至比天上的天使还荣耀。
◎因为他的原貌
若不是因为我们太容易随流失去,耶稣真该成为我们全部的关注。他的荣美真是无法言说。记得一次我们一家人去黄石公园,看见两只大灰熊在地上打斗。我们站得够远,没有任何危险,但又足以看清楚。今天我还能想起当时两只全身毛皮的庞然大物如何彼此追赶,在地上打斗翻滚。我们不需要别人来劝我们留心这场打斗。那会儿要是有人悄悄把我们停在旁边的车开走,我们大概也浑然不觉。
与此类似,如果我们真能了解耶稣的原貌,我们并不需要很大挣扎才能聚焦他。相反,我们反倒会觉得要聚焦如今吸引我们注意力的许多事很艰难。我们读圣经毫无感觉,这就像我们眼睛望着公园,却看不到灰熊。或者即使我们看得到灰熊,它们也离我们太远,视线不清。而如果我们压根不读圣经,那就像我们根本没有望向公园。我们开车从它们面前经过,但眼睛却在刷手机上的流媒体视频。
《希伯来书》第1章就像预告片,向我们展现因为我们把视线从公园挪开而错失的荣耀场景。在伯利恒出生的那个男孩是万有的继承人——其中一个原因是他创造了万有(来1:2)。这位耶稣是宇宙的至美——“上帝荣耀的光辉”,他用他带能力的话语掌管和托住万有(来1:3)。虽然他是上帝没有瑕疵的完美的形象,可他却把自己放在烈怒的上帝与上帝的仇人之间,使这群仇敌成为他的兄弟。他在十字架上受难,因此把死亡也踩在脚底。他从坟墓中复活,升到比他在地上更高的荣耀里。
如果此刻你能看见他的原貌,那么恐怕连令人惊叹、挥剑斩敌的天使大军也显得黯然失色了。他永远配受更多关注,并且我们留意他必得赏赐。
◎因为我们的本相
我们需要仔细留意耶稣,因为他配得我们的关注,也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太容易离开他。“我们必须更加密切注意所听过的道理,免得我们随流失去。”我们的眼睛要不断注目他,因为他的原貌是如此美丽,同时也因为我们的本相——易受试探、分心,有时会走偏。
靠近耶稣意味着我们稳步走向他。圣经说“凭信心行事(英文此处为行走)”,这对我们是很大的勉励。我们固然需要快步奔跑(游水),但大多的信仰生活是与耶稣同行,抵挡随波逐流,就像当年与耶稣同行的门徒。在这个动辄驾车、飞行和火急火燎的世代,我们很多人都不太明白步行的艺术。抵挡错误的潮流往往只是意味着每次向前走一小步,例如继续读一章圣经、坚持祷告、预备下个周日的聚会。如果我们这样坚持下去,我们会发现,在某些日子和时节,水浪反而正在帮助我们越来越往正确的方向移动。在圣灵帮助下,我们就像冲浪者,能制胜曾经叫我们惧怕的水浪。
抵挡随流失去,我们无须一蹴而就,今天就完成比赛。我们只需要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努力让我们的眼目继续注目在耶稣身上。
来源:本文选自渴慕神网站,由陈晨姐妹翻译,作者:Marshall Segal
-1-300x300-1.jp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