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篇:罪人或圣徒?我们该如何称呼基督徒?
问题:
罪人还是圣徒——我们该如何称呼基督徒这个群体?这些年来很多读者问到这个问题,而最近再次提出这个疑问的是听众马克。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看这个问题。马克来信问道:
“您好,派博牧师!身为牧师和传道人,我借着上帝的真道追求他的真理。每个主日我都竭力担负这个属灵的重任,宣告他的真理,而不是我个人的想法。我知道惟有他的话语有能力拯救我们脱离抵挡圣洁上帝的罪。基于这个真理,最近我发现我对自己用罪人这个词来形容上帝的百姓,受到一些挑战。我们这些借着信心赖恩得救的人,还可以被称为罪人吗?还是使用圣徒这个词更为合适?保罗说他自己是罪人中的罪魁(提前1:15-16),而雅各将那些离开真道,而后重新回到教会的人称为罪人(雅5:19-20)。但在圣经中,很多地方都是把上帝的子民称为圣徒。所以,对上帝的百姓这个群体而言,我们该把他们主要称为圣徒,抑或罪人呢?”
回答:
首先,对马克问题中提到的一点,我需要澄清一下。他引用保罗的话说,“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但看这节经文的上下文,我认为保罗这里说的不是,“现在”,身为基督徒的他,还是罪人的魁首。我认为他的意思是,“在上帝救我的那刻,当时我真是个罪魁”。因为他在《提摩太前书》1:13中补充提及,“我从前是亵渎上帝的、迫害人的、凌辱人的”。他现在已经不是这样的了。
◎没有无罪的基督徒
但是,我们需要很小心,因为他这里用的是现代式时态——“我是个罪魁(am the foremost)”。我认为他说的是,“在所有人当中,因为我曾经臭名昭著的生活,在所有候选人中,我依旧是最不可能得救的那个。”但他不是说,此刻他还活得像罪人中的魁首。
但马克提到《雅各书》5:19-20节,他说得很对。雅各确实在那里把倒退的基督徒称为罪人。雅各说,“我的弟兄们,你们中间(是你们这些基督徒中间)若有人被骗离开了真道,如果有人使他回头,你们应该知道,那使罪人从歧途上转回的,就会拯救他的灵魂脱离死亡,也会遮盖许多的罪。”所以,没错。雅各确实用了罪人这个词来形容基督徒。
而且,我们知道《约翰一书》1:8-10那里告诉我们,在这一生,并不存在不犯罪的基督徒。“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罪,就是自欺,真理就不在我们里面了。我们若承认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实的、公义的,必定赦免我们的罪,洁净我们脱离一切不义。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就是把上帝当做说谎的,他的道就不在我们心里了。”
我们也知道,保罗在《罗马书》第7章说他虽身为基督徒,却会犯自己深恶痛绝的罪(罗7:15)。而耶稣教导我们要每天祷告,“赦免我们的罪债,好像我们饶恕得罪我们的人”(太6:12)。我在这里说是“每天”,因为紧接着这个祈求之前的主祷文就是,“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求你今天赐给我们”(太6:11)。我们每天都需要饮食,我们也每天都需要赦免。
在今生,从来不存在所谓不犯罪的基督徒。是这样的,没错。那么,讨论是不是就该到此为止了呢?“答案就是这样:基督徒应当被称为罪人。我们还是罪人。马克问,“我们这些借着信心赖恩得救的人,还可以被称为罪人吗?”我们的答案是:是的,答案就是这样,来看下个问题吧——果真是这样吗?不是的,我们不能停在这里。我们断不敢停在这里,因为这个回答还没能触及问题的核心。
◎我们“曾经”是罪人
保罗把基督徒称为“圣徒”——换言之,他们是圣洁、分别为圣、有所分别、已成为圣洁、得救、奉献给上帝、行走在光中的人。他在他的书信中总共40次将基督徒称为圣徒,但几乎没有用过“罪人”这个词来形容信徒。你可能觉得,总归会有一两个地方吧。我想恐怕真的没有。总之,圣徒较之罪人的使用比例是40次对应几乎没有。为什么是这样呢?我想这是马克问题背后的关键。这才是重点。既然我们仍在犯罪,为什么又不被称为罪人呢?
保罗甚至在《罗马书》5:8中说,“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在这里,“还作罪人的时候”是什么意思?这样表达意味着在保罗的观念里,罪人这个称谓现在已经不大适合我们了。这是保罗的意思。这就是马克卡壳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他的问题与今天的我们十分相关,也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非常小心。我们要仔细思考。别想当然地以为,“瞧,圣经都说,我们总是难免犯罪。一个犯罪的人就是罪人,所以当然可以把基督徒称为罪人啦!”事情不是这么简单。两个原因。首先,说一个人犯罪,和把一个人称为罪人,是两码事。你会因为自己有时候撒谎而把自己称为骗子吗?两者的含义并不等同。
◎清除旧酵
事情不是如此简单的第二个原因是这样。现在,在我们得救后,基督徒真有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核心身份。我们当真成为基督里新造的人了。在基督里,“罪人”已经不再是我们核心的身份。这是关键。
《哥林多前书》5:7的经文非常让人诧异:“把旧酵除尽”——清除旧酵。他是用面酵来形容罪。“你们既是无酵的面(已经是无酵的面),就应当把旧酵除净,好让你们成为新的面团;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羊羔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无酵的面——面酵已经千真万确没有了。换言之,由于基督为我们受死,我们里面最核心的状态已经是无酵的状态——换言之,无罪的状态。而基督徒道德观与伦理观的一个独特之处恰是,现在我们要与自身的罪争战,严肃认真地对抗罪,因为我们里面已经是无罪的了。
罪不在那里。“要除尽旧酵,因为你们里面已经没有罪了。”这是基督徒生活的奥秘。除尽旧罪,治死罪(罗8:13),因为你是无罪的。这是你的身份。不断与身上残留的罪争战,恰恰表明我们是在基督里的——在他里面,我们里头核心的身份是没有罪的。
容我再说一遍。这个争战——每日、真实的争战是我们在基督里的证据。牧师渴望在他们的会众身上看到这样的特质。我想确认你是基督徒,而确认的依据就在于,你是在基督里的人。而如果你在基督里,你就没有罪。与罪争战是你里面没有罪的证据。
◎蒙拣选、圣洁、蒙爱
在《歌罗西书》3:9-10中,保罗说,“不要彼此说谎”。所以,要治死谎言。除掉这个罪。别说谎。认罪。悔改。如果说谎了,就悔改。别这么做。为什么呢?“因为你们已经脱去了旧人(你已经脱下你过去的身份,你的老我——那个人已经死了,与基督同钉在十字架上)和旧人的行为,穿上了新人(你的新身份,你里面的新人)。这新人照着他的创造者的形象渐渐更新,能够充分认识主。”
你已经脱下了旧人——换言之,主要身份是罪人的那个你。你脱下的是这个自己。这个老我已经与基督同死。如今你已经是新人了。穿上这个新人。穿上你本来的样子。除去旧酵,因为你现在里面已经没有酵了。尤其是,保罗说,“不要彼此说谎。你们如今已经没有罪了。你们的身份不是骗子。所以,别再说谎了。别再犯罪了。”这是基督徒生活中无比荣耀的一个悖论。在我看来,这大概就是保罗几乎从不用“罪人”这个词眼来形容基督徒的原因。因为这很像一个深层的身份标签,而这个标签与事实相去甚远。
保罗有很多表述都显明基督徒仍会犯罪。我们要与罪争战,我们要治死罪(罗8:13)。但他清楚明了地告诉我们,犯罪不是我们真正的模样。来看《歌罗西书》3:12-13:“你们既然是上帝所拣选的,是圣洁、蒙爱的人,就要存怜悯的心肠、恩慈、谦卑、温柔和忍耐……总要彼此宽容,互相饶恕;主怎样饶恕了你们,你们也要照样饶恕人”。这是保罗典型的逻辑。你们已经蒙拣选;你们已经是圣洁的;你们已经是蒙爱的人。所以,要穿上这个新人的身份,在基督里彼此相爱。
◎牧养圣徒
所以,答案是什么呢?牧师们,身为牧人,我们该如何忠心牧养主的羊?请诸位把以下两点新约真理结合在一起,牢记在心:
第一,你的羊群会不断犯罪,这是真的。
第二,他们最根本的身份是上帝所拣选、蒙爱和圣洁的圣徒。这是真的。
因此,首先教导他们,他们是谁。其次,他们应怎样对付罪,彼此相爱。根据这些真理来称呼他们。
来源:本文选自渴慕神网站,由陈晨姐妹原创翻译。
-1-300x300-1.jp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