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篇:在神面前保持一颗纯全的心(诗26篇)
诗篇总共150章,每章一篇默想,总共150篇,本文为第26篇,点击此行链接即可查看往期默想。
阅读经文:诗篇第26篇。
背诵经文:“耶和华啊,求你为我伸冤,因我向来行事纯全。”(诗26:1)
扫罗死后,大卫并没有直接作全以色列的王。实际上,大卫只是作了犹大家的王,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作了以色列的王。伊施波设作以色列王那2年时间,他的元帅押尼珥被大卫的元帅约押密谋刺杀,伊施波设也被自己的军长利甲和巴拿刺杀在床上。至此,大卫才慢慢成为全以色列的王。
虽然在扫罗儿子伊施波设的死和押尼珥的死这两件事上,大卫并不知情,但因为直接受益者都是大卫,所以依然有很多人猜测和怀疑,是大卫秘密吩咐人杀死了伊施波设和押尼珥。
大概是为了抗议有人指控他参与了这两桩凶恶的谋杀案,大卫写了《诗篇》第26篇。在《诗篇》26篇,大卫在耶和华面前,为自己澄清说:“我没有和虚谎人同坐,也不与瞒哄人的同群;我恨恶恶人的会,必不与恶人同坐。耶和华啊,我要洗手表明无辜。”(诗26:4-6)这3节经文,既是在回应《诗篇》第1篇开头“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诗1:1),也是大卫在为自己澄清,表明自己的无辜。
如果大卫参与了这两桩谋杀案,大卫绝对不敢在耶和华面前说“我要洗手表明无辜”。相反,大卫会痛痛哭泣,求耶和华赦免他的罪。后来,大卫在乌利亚和拔示巴的事情上犯罪得罪神,他没有任何澄清和表明自己无辜,而是直接承认自己的罪,向神祈求赦免。因此,《诗篇》26篇被称为义人的祈祷不是没有原因的。《诗篇》26篇的前提,就是写作这首《诗篇》的人,他有一颗纯全的心。
在《诗篇》26篇开头,大卫说:“耶和华啊,求你为我伸冤,因我向来行事纯全。”(诗26:1)在《诗篇》26篇结尾,大卫又说:“至于我,却要行事纯全。求你救赎我,怜恤我。”(诗26:11)大卫敢求耶和华为他伸冤的前提,是他的确有冤,而不是有罪。大卫为什么相信耶和华一定会为他伸冤,而不是给他定罪,就是因为他“行事纯全”。(诗26:1、11)
“行事纯全”的意思,并不是说大卫完全没有瑕疵,而是说,就算是在患难中,大卫也没有倚靠人为的方法,而是完全依靠神,一切交托给神。“行事纯全”指向的一件事,就是大卫没有使用任何叛逆或不义的手段取得王位或保持王位;他清楚知道,在对待扫罗和他家人的事上,他的原则是以最崇高的尊荣优待,甚至保护他们。
在《永恒的赞美:诗篇365灵修》这本书里,华伦·魏斯比牧师说:“纯全意指你的生活和你的心是完整的。耶稣曾经说过‘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太6:24)。这就是纯全。……我们的主也说过,一个人不可能同时观看两个不同的方向。如果你的眼目是专一的,你的身体就满了光。但如果你的眼目是不专一的,那就要小心了。黑暗就进来了(太6:22-23)。如果你想要同时注视黑暗和光,黑暗就会排挤光明。”
亲爱的弟兄姐妹,你一心一意地想要服侍主吗?你眼目注视的唯独是跟随神吗?你在神面前有一颗纯全的心吗?如果没有,你就要知道,自己正在极大的危险当中。你想要服侍的另一个偶像,你眼目关注的黑暗,你追求的私欲会越来越吞噬你里面的圣洁和对神的渴慕。
究根究底,人总有行事不完全的时候,大卫曾经信誓旦旦地说“我向来行事纯全”(诗26:1),后来,他只能向神祈求赦免说“求你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并洁除我的罪。因为我知道我的过犯,我的罪常在我面前。”(诗51:2-3)
我们也是如此,有时候,我们能在神前面保持一颗纯全的心;有时候,我们则转向别神,在虚假的偶像那里寻求帮助、安慰和拯救。我们的眼目有时定睛耶和华,有时也被世上的浮华所吸引。
对大卫来说,他的盼望在哪里?我们的盼望又在哪里?大卫的盼望和我们的盼望,都在于那位一生都“行事纯全”的耶稣基督。耶稣不像我们有时候“行事纯全”,有时候又事奉两个主。他一生都在一心一意地跟随神和顺服神,直跟随和顺服到十字架上。耶稣的十字架,给了我们全新的盼望,让我们在行事不纯全的时候,不至于感到绝望,而是能够重新开始。
换言之,耶稣拯救我们,是为了让我们每一天都可以重新立志过“行事纯全”的生活。无论我们昨日的生活如何,我们都可以确信,在耶稣的十字架里,我们都被赦免了。我们不需要背负昨天的重担生活,我们不需要活在罪疚感带来的不安和谴责中,我们不需要为自己可能的行事不纯全惴惴不安,我们也不用惧怕“行事纯全”可能需要付出的代价。相反,在耶稣的十字架里,我们可以轻装上阵,立志在今天,就在今天过“行事纯全”的生活。耶稣已经救赎我们,并且赐给我们这样生活的能力。
求主赦免我们所有行事不纯全,所有想要同时服侍两个主的罪。求主怜悯我们,让我们立志在神面前保持一颗纯全的心,一心一意跟随他。
-1-300x300-1.jp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