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篇:如果默想经文并不是一种享受,该怎么办?
证道经文:“弟兄们,我们求你们要敬重那些在你们中间劳苦的人,就是在主里面治理你们、劝戒你们的人。又因为他们的工作,你们要用爱心格外尊重他们。你们应当彼此和睦。弟兄们,我们劝你们,要警戒游手好闲的人,勉励灰心丧志的人,扶助软弱无力的人,也要宽容所有的人。你们要注意,不管是谁都不要以恶报恶,却要在彼此相处和对待众人这方面,常常追求良善。要常常喜乐,不住祷告,凡事谢恩;这就是上帝在基督耶稣里给你们的旨意。”(帖前5:12-18)
证道内容:
上周,我们在释义《诗篇》第1篇时,在“喜爱”这个词这里匆匆结束。所以,今天,我想先回到这个词,然后再将它与今天的经文相联系。
“有福的人: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好讥笑的人的座位。他喜爱的是耶和华的律法,他昼夜默诵的也是耶和华的律法。”(诗1:1-2)
我们提到,这个有福之人的福分来自他昼夜默诵耶和华的律法。默想经文使你如同一棵树,栽种在溪水旁:1)你对他人的服事非常有果效;2)你坚韧不拔,即使在干旱时节依然枝叶繁盛;3)你非常富足,因为你所有信心的工作都必蒙记念,甚至存留到永恒。你依赖上帝所作的一切,没有任何是徒然的,即使在此刻你可能看起来很失败。
我们上周提到,昼夜默诵耶和华的律法可能也意味着我们会背诵部分经文。如此,我们没必要非拿起圣经,才能昼夜思想经文。甚至在夜间,我们也无须开灯。我鼓励大家都能参加我们这里的“经文勇士”行动。
如果默想经文并不是一种享受,该怎么办?
然后,在末尾,我提到,要这样默诵的关键,是喜爱。《诗篇》第1篇里这个快乐的人,他最大的特点是喜爱耶和华的律法。读经、背经和默想对他来说,不是负担,而是享受。这是我们希望的状态。如果读经是一种苦活,那是多么忧伤的事。肯定哪里出错了。
我们该怎么做呢?我们感觉读经、背经和默想很困难,因为我们找不到当中的乐趣。这些事看起来很像负担,只是尽本分而已,一点都不吸引我们。其他很多事,是我们更想作的。吃顿丰盛的早餐、工作、看报纸或坐在电脑和电视机面前,乐趣远多于默诵经文。我们的心倾向于其他事物,而不是倾向于上帝的道。因此,上帝的道不是我们所喜爱的。
诗篇作者会有这方面的挣扎吗?是的,他们也会。别灰心,我们所有人都会有这样的挣扎。即使在最优秀圣徒的生命中,也有些时节,他们对上帝的属灵饥渴会减弱。该如何改变这样的处境呢?今天早上,我想告诉大家的答案是:祷告。祷告能促使我们喜爱上帝的道,也能不断维持我们里面的这份喜爱。
所以,今天我计划探讨三个内容,即:为了叫我们喜爱上帝的道,首先,我们应该祷告;其次,我们我们该如何祷告;最后,我们该祷告些什么。
务必把顺序摆正,也就是你生命的次序
1.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有爱心,生命满有果效的人,我们的生命是为滋养别人;我们渴望坚韧不拔,在炎热的季节叶子不枯干;我们也渴望在永恒中被记念,生命富足。这是我们的目标,因为若在患难的大旱期,我们仍能结果子,上帝将得到荣耀。
2. 但这种结果子的生命,关键在于,我们要昼夜默想上帝的道(诗1)。我们必须浸泡在上帝的话语中。
3. 而要不断默想经文的关键是,我们能对一些经文烂熟于心。如此,我们才能在任何时间,随时想起这些经文,沉浸其中。
4. 而背诵与默想经文的关键是,我们喜爱上帝的道。如果只是出于责任感,我们不可能长久地叫自己默想经文。即使我们能作到,结果也只是滋生我们里面的骄傲。我们并不能活出谦卑结果子的生命,服事他人。若一个人永远只是活在属灵纪律和克己中,而不能经历属灵的喜乐,他多半会变成一个严厉苛责、喜欢定罪的人。上帝之道所产生的甜美、温柔和谦卑,必须来自喜乐和恩典的神迹,因为我们意识到自己居然能认识上帝。
5. 现在,我要开始将第5点,即,喜乐的关键是祷告。更准确地说是,我们能喜爱上帝律法的关键是,借着祷告,叫上帝那全能与更新的恩典能临到我们身上。
因此,但愿我能激励各位更渴慕祷告。我会告诉大家,我们应该为喜乐祷告。还有,我们该如何祷告以及我们该祷告些什么。
一、我们应该为喜乐祷告
现在,让我们来看《帖撒罗尼迦前书》5:17。经文只是一个简单的命令:“不住祷告”。你们可能会问:何必从整本圣经中,挑出这节经文来说祷告呢?为何要用这节经文告诉我们,我们喜爱上帝话语的关键在哪里呢?答案就在于这节经文与经文前面的铺垫。这里的思路与《诗篇》第1篇惊人的相似。
《帖撒罗尼迦前书》5:14-15说,“弟兄们,我们劝你们,要警戒游手好闲的人,勉励灰心丧志的人,扶助软弱无力的人,也要宽容所有的人。你们要注意,不管是谁都不要以恶报恶,却要在彼此相处和对待众人这方面,常常追求良善”。
请注意,这是多结果子的生命。经文在这里告诉我们,要像一棵树,栽种在溪水旁,常结果子。看看你身边的人是多么耗费你的心神。“游手好闲的人”不断向你挑衅;“灰心丧志的人”频频依赖你;“软弱无力的人”把你的力气耗尽了。但你仍需要不断勉励他们,帮助他们,恒久忍耐,不以恶报恶。换言之,在这样的处境中,你显然拥有一种属灵资源与力量。这力量能叫你在游手好闲、灰心、软弱和刻薄的人面前,依旧坚韧不拔,常结果子,不断祝福他人。
是什么呢?请看第16节:“要常常喜乐”。这与《诗篇》第1篇中的“喜爱”刚好对应。显然,这里的喜乐主要不是因为处境平顺,而是在于上帝与他的应许。因为此刻,你身边的人不是游手好闲,就是灰心软弱,充满敌意。换成普通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必定气馁、阴沉、怒火中烧。但你的根是栽种在别处的。所以,你能从一个不枯竭的水源不断吸收喜乐的养分。这水源就是——上帝的乐河与他的道。
那么,这种常常喜乐与欢呼的关键是什么呢?第17节说,“不住祷告”。第18节又说,“凡事谢恩”。因此,常常喜乐并且喜爱上帝与他话语的关键,似乎是不断地祷告与感恩。这能叫一个人在面对各式各样的人群时,都能结果子、忍耐并在属灵上富足。(请留意《腓立比书》4:3-6当中,也是同样的顺序:因为祷告所带来的喜乐,能叫人不断结果子。)
因此,我觉得我们可以说,根据圣经教导,要叫我们在上帝里喜乐的一个关键是:祷告。这就让我们来到第二点。即,我们该如何祷告。
二、如何为喜乐祷告
这里要特别留意的是,我们需要“不住”祷告。如果你渴望成为结果子服事他人的人,在游手好闲、灰心软弱和伤害别人的人面前依旧不干枯,那你就必须“常常喜乐”(第16节)或“昼夜喜爱耶和华的律法”(诗1:2)。而为达到这个目标,17节说,我们需要不断祷告、不住祈求。
那么,不住祷告的意思是什么?我认为这里的不住祷告有三个意思。
首先,这是一种倚靠的灵。它渗透在我们生命的方方面面,以至于在我们所作的任何事上,都能看见这种倚靠的影子。这正是祷告的精神与灵魂所在。因此,即使我们没有刻意向上帝说话,在我们里面也有一种对他深层的倚靠,这是我们信心的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就是在“祷告”,或者说,我们不断拥有祷告的灵。
第二,我以为这是保罗这里提到“不住祷告”最先想到的意思,那就是,不住祷告意味着重复和经常地祷告。
我得出这结论,是因为《罗马书》1:9也使用了“不住”这个词(adialeiptos)。在当中,保罗说,“我在传扬他儿子福音的事上,用心灵事奉的上帝,可以作证我是怎样不住记念你们”。
我们可以确定,保罗不可能在他的祷告中,每分每秒都在提及罗马人。他必定还要为许多其他的事在祷告。但他肯定是反反复复提到了他们,也常常提及他们。因此,“不住”不是说,我们必须在言语或心灵上,每分每秒都在祷告。但我们需要反复祷告,也经常祷告。我们里面自然的心灵状态是:“哦,上帝啊……”
第三,我认为不住祷告也意味着我们不会放弃祷告。
千万别完全停止祷告。不要抛弃赐盼望的上帝,说,“祷告一点用都没有”。切记要坚持祷告。别停下来。
所以,喜爱上帝话语的关键是不断祷告——在任何时间,都倚靠上帝。别放弃仰望他,从他那里寻找帮助,而是要在一天中多次到他面前,也常常到他面前。要让你的心灵不断保持转向上帝、渴慕上帝的状态。
我以为,我们有必要留意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操练规律的祷告,能帮助我们更自然地流露出这种随性自发的祷告。换言之,如果你渴求能每分每秒都自然地与上帝同行,那你必须操练规律的祷告。
在危机时刻,但以理与上帝的相交非常奇妙。但请看看这样的奇妙相交是从哪里来的。当时的法令规定,所有人除了向王祷告以外,不能再向任何其他对象祷告,否则就会被处于极刑。但是,《但以理书》6:10告诉我们但以理的回应。“但以理知道这文告签署了以后,就上到自己家里楼顶上的房间,这房间的窗户朝向耶路撒冷开着;他一日三次双膝跪下,在他的上帝面前祷告称谢,像往日一样。”
经文告诉我们,在但以理的生活中,既有规定的属灵操练(一日祷告三次),也有与上帝即兴的交谈。这也同样适用于我们。如果我们渴望能昼夜不住地向上帝祷告——享受与上帝不间断的交流——那我们就必须操练规律的祷告。没有人能在这堕落的世界里,自主地保持自发祷告的状态。(参《诗篇》119:62;55:17)
最后,我们该祷告些什么,才能喜爱上帝与他的话语,从而叫我们结果子、坚韧不拔,也保持属灵的富足?
三、我们该祷告些什么
诗篇作者告诉了我们答案。他们就如同你我一样,也会失去动力祷告。在一些时节,他们也会没有太多属灵饥渴。那么,他们是如何祷告,叫他们喜爱上帝话语的火焰能不断燃烧呢?下面是三个诗篇作者的祷告实例。
1. 他们祷告,祈求他们的心能倾向于上帝的话语——他们为自己的“渴望”祷告。
如果你没有渴望,别自暴自弃,告诉自己:“我没办法喜欢上帝的话啊,我就是没这个胃口”。这明明是无神论者才有的语调。上帝完全拥有大能,从无中创造出有。
所以,诗篇作者在《诗篇》119:36中祷告说,“求你使我的心倾向于你的法度,不倾向不义之财”。我们向上帝承认,我们的心容易倾向于电脑、报纸或电视。所以,我们切切向他祈求,求他介入我们的生命,改变我们里面的倾向。如此,我们就能爱上阅读他的法度,喜爱背诵和默想经文。
很少有人是这样与上帝互动的!我们都容易成为悲观的宿命论者。“我就是这个样子的啊,”我们说。但诗篇作者没有这么想。因此,我们也不应该这样自暴自弃。他们看见他们心里固执的偏爱。但是,他们并没有把一切归于命运而放弃,反倒是祈求上帝改变他们里面这天然的性情,叫他们渴望默想经文。
2. 诗篇作者也祷告,求上帝赐他们属灵的眼睛,能看见上帝话语的奇妙与丰富,如此他们就能在真理中得满足和喜乐。
《诗篇》119:18说,“求你开我的眼睛,使我能看出你律法的奇妙”。若我们想要倾向于上帝的道,乐在其中,不断背诵与默想,那我们所看见的,不能只是枯燥的词句。我们必须看见“律法的奇妙”。只靠自然的头脑,我们是作不到的。这是圣灵的工作,惟有圣灵能让你真正看见这些事物的奇妙本相。喜爱读经和默想,是上帝在我们心灵与头脑的工作。所以,我们才必须不住祷告,祈求这属乎上帝的工作。
3. 最后,诗篇作者也祷告,他们倾向于上帝的话并看出当中的奇妙,是为了能叫他们的心灵得饱足。如此,在干旱期,他们也无所畏惧,并能在服事他人时多结果子。
《诗篇》90:14说,“求你使我们早晨饱尝你的慈爱,好使我们一生一世欢呼喜乐”。我们呼求上帝,唤醒我们里面本该有的喜乐,就是《诗篇》第1篇所说的。在上帝里喜乐,是一个神迹。成为基督徒,说的正是这个意思。而成为基督徒,不只是选择相信某些事实。我们选择相信上帝的真理,是因为我们能从属灵层面,看见当中的华丽与荣耀。
当这令灵魂饱足的荣耀开始褪去时,我们必须竭力抵挡世俗化的致命影响,让我们重新浸泡在上帝的道中,这当中有上帝的荣耀。然后,我们祷告,祷告,再祷告说,“求你使我早晨饱尝你的慈爱,好使我一生一世欢呼快乐”。
因此,大家能看见祷告与上帝的话是如何紧密相连的。上帝是借着他的道,将关乎他自己的真理充满我们的心灵与头脑,为了叫我们能多结果子,在干旱期坚韧不拔,也在永恒中富足。没有人只是靠祷告,就能如同一棵树,栽种在溪水旁。这样的栽种,靠的是我们能喜爱上帝的话,并且昼夜默诵。
但同样地,也没有人能不祷告,就倾向于上帝的话,看见上帝话语的奇妙,心灵在其中得饱足。我们需要像诗篇作者那样,祷告,祷告,再祷告。所以,我恳切祈求大家今年能不住祷告。而为辅助这奇妙的即兴祷告与默想,你们应该操练规律的祷告与默想。或许,可以一天一次、两次、三次和七次(如同诗篇作者在《诗篇》119:164中所说,“我因你公义的典章,一天七次赞美你”。)
来源:本文选自渴慕神网站,为约翰·派博牧师的讲道稿,由陈晨姐妹翻译。
-1-300x300-1.jp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