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竭力追求成为属灵的父亲
2017年,国内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世界需要父亲》。
这本书以一场悲剧开始。在非洲坦桑尼亚的一个小村庄,一群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手拿砍刀,见人就捅。他们用砍刀一点一点剁掉老人小孩的四肢。他们用刀破开孕妇的肚腹,挑出婴儿,然后把婴儿切成碎块。悲剧惨不忍睹。但是,制造悲剧的人却无动于衷,甚至以此为乐。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作者卡西·卡斯滕斯牧师认为,一个孩子性情冷漠残暴,很有可能是因为他缺少父亲。如果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一位敬虔的父亲,陪伴他,教导他,他不至于像暴徒一样杀人。
圣经中所记载最糟糕的教会,应该属于哥林多教会。哥林多教会为什么会充满了结党纷争,民事诉讼,骄傲自大,还有世界都无法容忍的乱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他们中间缺少属灵的父亲。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4章对哥林多教会说:“你们学基督的,师傅虽有一万,为父的却是不多。”(林前4:15)
在保罗看来,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弟兄姊妹的生命长期处于停滞状态,都和一件事情有关:缺少属灵的父亲。当一间教会充满的都是师傅,都是老师和学生,而不是属灵的父亲和孩子,那这间教会其实很难有属灵的复兴。
今天我们的讲道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提醒我自己,还有提醒在座的每一位弟兄姊妹,为了教会的复兴,竭力追求成为属灵的父亲。
我们一起来读今天的信息经文,《哥林多前书》第四章14~17节:
我写这话,不是叫你们羞愧,乃是警戒你们,好像我所亲爱的儿女一样。你们学基督的,师傅虽有一万,为父的却是不多,因我在基督耶稣里用福音生了你们。所以,我求你们效法我。因此我已打发提摩太到你们那里去。他在主里面,是我所亲爱、有忠心的儿子。他必提醒你们,记念我在基督里怎样行事,在各处各教会中怎样教导人。
在这四节经文中,有些关系性的词语不断重复出现。在14节,保罗称哥林多教会为我“所亲爱的儿女”。在15节,保罗说哥林多教会“师傅虽有一万,为父的却是不多。”(林前4:15)但保罗却用福音“生”了他们。在17节,保罗称提摩太为我“所亲爱、有忠心的儿子”。
在《哥林多前书》第四章,保罗用三种身份来描述他的牧养角色。
第一种身份是管家,经文在1~5节。管家的责任是忠心。管家应该学习的功课,是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也不在乎自己怎么看自己,乃是要单单在乎主人怎么看自己。
第二种身份是演员,经文在6~13节。演员,不是演马云,不是演马化腾,而是演被钉十字架的耶稣。我们一生的目的,就是培养自己的信心,让自己越来越像十字架上的耶稣。
第三种身份是父亲,经文在14~17节。父亲,不是老师;老师的责任只是知识性的灌输;父亲,除了教导知识,还要陪伴和养育孩子成长。
根据今天的经文,我会和大家分享三点信息:第一,为父的艰难;第二,为父的心肠;第三,为父的榜样。
第一,为父的艰难
我们先来看第14节经文,保罗说:“我写这话,不是叫你们羞愧,乃是警戒你们。”(林前4:14)
在《哥林多前书》,保罗不断地强调,不断地重复他说话的目的,这是很耐人寻味的。
在林前6:5节,保罗说:“我说这话,是要叫你们羞愧。”
在林前7:6节:保罗说:“我说这话,原是准你们的,不是命你们的。”
在林前7:35节,保罗说:“我说这话是为你们的益处,不是要牢笼你们。”
在林前9:15节,保罗说:“我写这话,并非要你们这样待我,因为我宁可死也不叫使我所夸的落了空。”
如果大家翻来覆去地读《哥林多前书》,你会发现保罗在说完一段话以后,总是要强调他说话的目的。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你需要不断向人解释你说话和做事的目的?通常在你们关系还不太亲密的时候。或者说,通常在对方还不够信任你的时候。
比如在《哥林多前书》第9章,保罗对哥林多教会说:“你们岂不知为圣事劳碌的,就吃殿中的食物吗?伺候祭坛的,就分领坛上的物吗?主也是这样命定;叫传福音的靠着福音养生。”(林前9:13~14)
你可以想象,当不了解或者不信任的哥林多教会听见这句话的时候,会怎么想?他们会想:“保罗,你的意思是不是要我们供养你?”这就误解了保罗的意思。所以,保罗在说完这段话以后,立马强调说:“我写这话,并非要你们这样待我。”
当保罗对哥林多教会说话,需要不断解释和强调自己说话的目的时,你就可以发现哥林多教会对保罗其实是不够信任的。
为父的艰难在于:虽然保罗把哥林多教会当成属灵的孩子一样喂养,但哥林多教会似乎并不把保罗当成属灵的父亲一样信任和敬重。
这就是为父的艰难之一。这也是教会为什么很难牧养大家的原因之一。牧师把弟兄姊妹当成羊一样牧养,但是羊却不把牧师当成牧人一样对待。弟兄姊妹夫妻吵架了,不找牧师;弟兄姊妹之间关系闹矛盾,不找牧师;弟兄姊妹信心软弱,在属灵上遇到很大的艰难,同样不找牧师。
在我们教会,我现在能记得非常清楚的有四位肢体。在他们遇到难处的时候,我都建议他们来寻求牧师的帮助。虽然我也在为他们祷告,也在尽可能帮助他们,但是我觉得我的智慧和身量还远远不够。所以我劝他们来找牧师。但是,其中有三位明确地拒绝了我的建议,只有一位来找牧师,并且反馈说,牧师的建议给她带来很大的帮助。
我想,如果牧师知道有些弟兄姊妹遇到艰难不愿意找他,不愿意找教会,心里应该会感到很忧伤。哥林多教会出现这么大的问题,这么严重的问题,他们似乎也不愿主动寻找保罗的帮助。保罗知道哥林多教会的问题,写信给哥林多教会,还是从革来氏家里的人口中听见这样的信息。
为父的艰难之一,就是有很多弟兄姊妹不信任教会,不信任牧师。
当然,为父还有很多艰难。例如我们都没有属灵父亲的榜样,我听很多温州牧师分享过,他们说他们都像野草,从来没有人给他们浇水施肥,他们完全是靠神的恩典成长起来的。所以,当他们成为牧师以后,也不太知道怎么成为别人属灵的父亲,也意识不到这个角色的重要性。
为父的艰难还包括现在的社会形态。以前住在农村里,谁家发生什么事,大家都一清二楚。但是,现在住在城里,谁家夫妻吵架,谁家生了孩子,谁家需要帮忙,如果没人问也没人说,几乎谁都不知道。我记得有一次和一位牧师在农村散步,我们走着走着就走进某个弟兄姊妹的家里,和他们聊家常。我们走着走着,又走进某个弟兄姐妹的家里,又和他们聊家常。在晚饭后两个小时的散步时间里,我们就非正式地探访了两个家庭。
所以,无论在保罗那个时代,还是在我们这个时代,要成为属灵的父亲,都是要面对很多艰难的。如果没有一颗为父的心肠,面对这些艰难,我们就会知难而退,而不是迎难而上。
面对这些艰难,我们需要恳求地祈求主,赐给我们一颗为父的心肠。
第二,为父的心肠
刚才我们分享的是第14节经文,现在我们来看第15节经文。保罗说:“你们学基督的,师傅虽有一万,为父的却是不多,因我在基督耶稣里用福音生了你们。”(林前4:15)
哥林多教会出问题,第一个原因。是他们不把保罗当父亲。他们不愿意寻求保罗的帮助,也不愿意顺服保罗的教导。第二个原因,是他们不把自己当父亲。他们给自己的定位是师傅,而不是父亲。
保罗说:“你们学基督的,师傅虽有一万,为父的却是不多。”意思是,哥林多教会充满的大部分都是师傅,而不是父亲。
师傅和父亲有什么区别?师傅,通常只是负责给孩子教导知识的。但是,父亲却要在道德和社交上教导孩子。师傅,教完知识,任务就完成了。但是,父亲却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陪伴和养育他们长大。
在四福音书里,你发现耶稣培育十二门徒,是常常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耶稣走到哪里,门徒就走到哪里。门徒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向耶稣提问。耶稣发现门徒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辅导他们。
但是,你发现现在大部分教会培养门徒,都不是这样的。我们更希望用学校的方式,通过某种课程来培养门徒;而不是用家庭的方式,用陪伴、关心和教导来培养门徒。教会,不是学校,而是神的家。因此,我们的关系更应该是家人的关系,而不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
在周日中午的门训班里,几乎所有弟兄姊妹都叫我林健老师。一开始我挺不习惯的,后来,我觉得他们说得也挺对的。我就是个老师,非常缺乏为父的心肠。
基本上,我就负责隔周给弟兄姊妹上课,上完课走下讲台,任务就完成了。但是,弟兄姊妹实际生活中遇到的艰难,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祷告,他们是处于属灵低谷,放弃了挣扎,还是出于艰难地挣扎中,需要帮助,这些我统统不知道。
后来,我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如果歌斐木教会充满的都是我这样的老师,而不是像保罗这种属灵的父亲,教会肯定越来越不复兴。后来,我就和一些弟兄聊,准备约他们挨个去探访我们门训班的弟兄姊妹,或者找他们私下聊一聊,认识和关心他们。
不过我们门训班有20几位,我们就是每周探访一位,一圈下来也要小半年。我们教会有300多人,你让叶牧师每天去探访一位弟兄姊妹,那一圈下来就要一年左右。所以,教会要复兴,光靠一些教会全职同工和代职同工是远远不够的。教会,不仅牧师、同工需要有为父的心肠,所有的弟兄姊妹也都应该有为父的心肠。
我们当中信主时间久一点的,生命相对成熟一点的,特别是我们当中那些真正被主的爱触摸的弟兄姐妹,你们应该有这样的担当,去关心和爱护那些刚信主不久的,生命相对稚嫩一点的弟兄姊妹。
求主赐给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为父的心肠,都可以主动乐意地去认识和关心你身边可以帮助和坚固的弟兄姐妹。
面对为父的艰难,我们只有为父的心肠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有为父的榜样。如果我只有为父的心肠,但是对真理也不懂,生活也没有见证,那我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父亲的。成为好父亲,需要我们有好的榜样,对孩子能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我们接下来分享第三点:为父的榜样。
第三,为父的榜样
14节,告诉我们为父的艰难;15节,告诉我们为父的心肠;接下来的内容,则告诉我们为父的责任。成为属灵的父亲,首要的责任,就是成为属灵的榜样。
16~17节,保罗说:“ 所以,我求你们效法我。因此我已打发提摩太到你们那里去。他在主里面,是我所亲爱、有忠心的儿子。他必提醒你们,记念我在基督里怎样行事,在各处各教会中怎样教导人。”
保罗在14节和15节说他是哥林多教会属灵的父亲,是为了引出16~17节的内容。因此,保罗用了所以这个词来连接下面的话。所以,我求你们效法我。
保罗说那么多的目的,就是为了哥林多教会可以效法保罗。效法保罗什么?效法保罗成为属灵的父亲,有为父的心肠,可以用福音生出许许多多的基督徒,可以用神的话语坚固许许多多基督徒的信心。
我们都喜欢说“不要看我,要看基督。”这句话有时候挺对,有时候却错得离谱。因为有些人甘愿处于目前的软弱中,甘愿处于目前不冷不热的光景中。然后,他就用“不要看我,要看基督”这种很属灵的空话来搪塞,来给自己的软弱和不冷不热找借口。
对保罗来说,他不是说“不要看我,要看基督”。他是说:“所以,我求你们效法我。”父亲的责任,就是成为属灵的榜样,让人可以效法。
我曾经认识一位牧师,他在讲台上非常强调主日聚会,但是私下里,却让他的儿子在主日去参加乒乓球比赛。这就不是好榜样。这件事情让很多弟兄姊妹信心软弱,甚至开始质疑这位牧师的讲道。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对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来说,我们不仅要有为父的心肠,还必须有为父的榜样。这不只是牧师和教会同工要操练学习的,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操练学习。
举个例子,FL弟兄现在还没有结婚,所以他着急婚姻的事情,不着急当父亲的事情。但是,你想象一下,五年以后,十年以后,腓利还想着怎么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你会不会觉得他有点问题?
同样,你们再想想自己,在我们当中,有很多人已经信主五年,十年以上的,你们还想着怎么被服侍,怎么被喂养,怎么谈一场空前绝后的恋爱,这会不会有点可笑?无论你是不是教会同工,只要你对神的话语比一些人更多一点,你就应该慢慢学习在教会承担起为父为母的责任。
两个问题
对于如何成为属灵的父亲,如何拥有为父的心肠,你可能还有很多顾虑。
第一,你可能会想,我没当过父亲,也没有属灵的父亲陪伴过我,我也没接受过这样的教导,也不知道怎么成为属灵的父亲,你让我怎么当父亲?
当我们常常去想天父对耶稣的爱,天父对我们的爱,我们就可以活出这样的生命。或者说,当我们常常去想我们作为孩子,是怎么被天父所爱的,我们就可以活出这样的生命。关于这一点,何西阿书给我很大的帮助。
天父对我们的爱,其实很像何西阿先知对妓女歌蔑的爱。妓女歌蔑背叛几次,何西阿就挽回几次。我们也一样。我们经常与世界联合,背叛神,但是神爱我们。我们离弃他一次,他就爱我们一次;我们离弃他远一点,他就把我们拥抱得更紧一点。我们每个人都在领受这样的爱,我们也需要将这样的爱活出来,让世人在我们身上看见神是怎么爱我们的。
第二,你可能还有一种顾虑,就是担心自己做不好属灵父亲这种角色。
其实所有的角色,如果你想等能做好再去做,那你这辈子几乎就根本做不了的。很多事情,你不需要等都会了再去做。你慢慢去做,就慢慢知道怎么做了。
就像我当父亲,我爸爸,我岳父,他们都没有教我怎么当父亲,但我就是成为父亲了,就已经在慢慢养育我的孩子。我不是等完全预备好了再成为父亲,我是在成为父亲以后,再慢慢学习成为一个好父亲。
我希望你们也是如此。在教会中培养自己这种为父的心肠,养育更多的属灵后裔。如果你完全没有头绪,那我可以给你两个建议:
两个建议
第一,每周花1~2个小时,去关心一个生命比你幼小的弟兄或姊妹。
当然,一定要弟兄对弟兄,姐妹对姐妹。你可以问他最近属灵情况怎么样,生活情况怎么样,有什么需要代祷的。你也可以向他分享你最近的灵修心得,或者阅读属灵书籍所得到的帮助。当然,你们也可以只是单纯地在一起读读圣经,然后分享各自读经的感受。
大概3年前,我每周花2个小时陪伴一位弟兄。一般情况下,我们花1个小时时间分享最近的属灵情况,最近的挣扎。然后我们再花1个小时的时间一起分享我们最近读汤姆·华森《系统神学》的感受。最后一起祷告。每周2个小时,我们大概在一起花了半年时间。他跟我说从来没有人这样和他门训过,这半年时间带给他很大的帮助。
如果你哪怕一个小时的时间都抽不出来,那在微信上,你给想到的人私下发个微信,问候他,关心他,这在寒冷的冬天,也能给人带去许多的温暖。
我觉得教会,需要有越来越多这样的关系。比起各种课程,这种关系,其实更像是耶稣和门徒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教会才有可能越来越复兴。
在这个过程中,你不需要把你们的关系定义成属灵父亲与孩子的关系,也不需要把你们的关系成类似耶稣和门徒那样的关系。简单一点,你们可以把关系定义成属灵同伴的关系,这样压力会小很多,你们就是在一起学习,互相关心,彼此代祷。
对于我们教会中有些刚刚受洗,觉得自己真的不太懂福音真理的弟兄姐妹,接下来的建议是给你们的。
第二,主动寻找一个生命比你成熟,愿意关心你的“属灵父亲”。
这里的“属灵父亲”带引号的。这个人不一定比你岁数大,但是生命最好比你成熟。他在属灵上可以给你适当的指引,最合适的人选可能是你们的小组长,或者小组里某位比较成熟的肢体。
有时候,我们在教会里感觉没有牧养,得不到帮助,也跟我们不够主动有关。有些人很渴慕,但是为人很被动,这也会限制他的成长。因此,如果你渴慕在属灵上有更多的成长,我也鼓励你主动寻求一种类似的关系帮助你。
在我们的生命中,无论在哪个阶段,我们都需要一位保罗,他能坚固我们的信心,使我们的属灵圣灵得以成长。同时,我们也都需要一位提摩太,我们可以借着服侍他,坚固他,将神赐给我们的恩典分享出去。问题是,我们不能一直做提摩太,而是要慢慢学习成为像保罗这样的属灵父亲。
求主祝福我们教会,赐下越来越多有为父心肠,也有为父榜样的属灵父亲。
-1-300x300-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