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你心里的空洞,只有天父能填满
春节,对有些人来说,是家庭团圆,喜乐欢庆的日子;春节,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是无家可归、有家难回如堕深渊的日子。
有一年除夕,我和我妻子住在上海30几平米的房子里,望着一家又一家人团圆,心里充满了孤单。他们的欢声笑语,甚至他们屋子里晃动的人影,都增加了我心里的孤单。那时,我恨不得即刻买票回家,哪怕回家喝口热汤,睡一觉,第二天再回上海,我也心满意足。
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被忽略的经历,在寂静的深夜,每个人也都会有孤单的感受。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回应我们心里那种无法排遣的孤单?5年前,我不知道,我只想回家找爸爸妈妈。5年后,我慢慢学会一件事,就是找天父。我知道,我心里有一个洞,是我爸爸妈妈也无法填满的。那个洞,只有天父能够填满。正如奥古斯丁所说:“人人心里都有一个上帝所设计的‘空洞’,而且这个洞只有上帝自己才能填满它。”我的改变源于以下两段经文:
第一段,在《提摩太后书》第4章,使徒保罗说:“我初次申诉,没有人前来帮助,竟都离弃我,但愿这罪不归与他们。惟有主站在我旁边,加给我力量,使福音被我尽都传明,叫外邦人都听见。”(提后4:16~17)
第二段,在《约翰福音》第16章,耶稣说:“看哪,时候将到,且是已经到了,你们要分散,各归自己的地方去,留下我独自一人;其实我不是独自一人,因为有父与我同在。”(约16:32)
这两段经文同时提到一个凄凉的场景。第一段经文告诉我们保罗的凄凉,第二段经文告诉我们耶稣的凄凉。
使徒保罗,在“信德传遍了天下”(罗1:8)的罗马城,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帮助他的人。在保罗被控告,需要申诉的时候,整个罗马城的基督徒,竟然没有一个人前去帮助他。
主耶稣,悉心培养了门徒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三年多,耶稣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时刻教导他们,时刻为他们祷告。然而,在耶稣被捕,被钉十字架的时候,门徒都四散奔逃。
使徒保罗对自己凄凉光景的描述是:他们“竟都离弃我”。(提后4:16)主耶稣对自己凄凉光景的描述是:他们“留下我独自一人”。(约16:32)
亲爱的弟兄姐妹,如果你是这里的保罗,或者你是这里的耶稣,你会如何回应你的环境?你会不会开始抱怨罗马的基督徒?你会不会开始抱怨自己悉心培养三年多的门徒竟然这么忘恩负义?即便你心里没有抱怨,你会不会觉得自怜?又会不会开始失去信心?我当时的经历就是失去信心,如堕深渊。然而保罗和耶稣是怎么回应的呢?
面对他们极其凄凉的环境,使徒保罗说:“惟有主站在我旁边,加给我力量。”(提后4:17)主耶稣说:“其实我不是独自一人,因为有父与我同在。”(约16:32)
这两节经文给我极大的安慰。虽然环境极其悲凉,保罗要被控告判死刑,耶稣被捕上十字架,并且在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离弃他们,但是他们心里有出奇的平安。在经文中,我们看不见这种极其凄凉的环境对保罗和耶稣有什么影响。相反,在极其凄凉的环境中,我们看到保罗和耶稣与神那种极其亲密的关系。这种亲密的关系,这种亲密关系带来的平安和满足,是任何环境也无法夺去的。
亲爱的弟兄姐妹,当你孤单的时候,当你陷入凄凉苦境的时候,当你感觉自己如堕深渊的时候,你会想起天父吗?你相信他是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神吗?你会仰望他,并且相信他此时此刻就在你身边,加给你力量吗?
在孤单、凄凉、如堕深渊的时候,除非我们真实感受到“主站在我旁边”、“因为有父与我同在”,否则,我们不会有力量去面对这种环境。几年前的那个春节,我会抱怨教会为什么不关注在春节落单的成员,我会抱怨其他弟兄姐妹住那么近,为什么不邀请我们一起过年。但是,当我真正经历“主站在我旁边”、“因为有父与我同在”的满足和喜乐,我的抱怨就消失了。相反,我开始关注那些在春节落单的成员,并且愿意邀请他们和我们一起过年。
亲爱的弟兄姐妹,你知道在你孤单的时候,主就站在你旁边吗?你知道在你感觉凄凉的时候,父正与你同在吗?不要再蹲着低头抱膝哭泣了,抬头仰望神吧,他是我们的喜乐,他是我们的盼望,他是我们的满足。
-1-300x300-1.jp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