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我与你们有什么益处呢?
某个主日,你们牧师邀请了一位著名的神学家来主日证道。可惜,这位著名的神学家是德国人。他只会说流利的德语。他不会英语,也不会中文。问题是,你们教会当中也没有一个人会德语。
结果,那场主日聚会,这位神学家在台上滔滔不绝,你却在台下无比煎熬。这样,这位神学家讲道再好,对你有什么益处呢?
试想,一位英美宣教士来中国宣教,却不愿意学中文,那他对圣经理解再透彻,对听他宣教的人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方言,在哥林多教会,就跟德语,英语一样,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无法听懂,无法理解。然而,哥林多教会依然有很多基督徒主张说方言。甚至,在主日聚会中,他们也鼓励大家说方言。
在《哥林多前书》第14章,保罗并没有否定说方言的恩赐,但是,保罗也不鼓励在教会中说方言。保罗说:“说方言的,是造就自己;作先知讲道的,乃是造就教会。”(林前14:4)
根据这节经文,我们发现恩赐有两种:第一种是造就自己的恩赐;第二种是造就教会的恩赐。哥林多教会的错误在于,他们只顾造就自己,不顾造就教会。他们想建立自己,但不想建立其他信徒。这种态度,不仅伤害别的基督徒,也伤害他们自己。
面对哥林多教会这种自私,毫无益处的做法,保罗说:“弟兄们,我到你们那里去,若只说方言,不用启示,或知识,或预言,或教训,给你们讲解,我与你们有什么益处呢?”(林前14:6)
根据后面的经文,我们发现保罗“说方言比众人都多”。(林前14:18)可是,他没有,也不愿意,甚至排斥用方言来教导哥林多的弟兄姐妹,因为这对他们没有任何益处。
在《教会论》中,克鲁尼总结了保罗的思想说:“我们使用我们的恩赐,是为了服事神,不是为了使自己得好处,引来别人的称赞,甚至也不是为了寻找满足和成绩。”
在教会生活,我们需要常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说这些话,我做这些事,对教会有什么益处呢?若是没有益处,我们就应该慢慢停止说这些话,做这些事,进而追求和操练那些能够造就教会的恩赐。
我们要问自己,我背负巨额贷款,买了一套150平的大房子,对教会有什么益处呢?若是这个房子不用来接待小组聚会,若是这个房子不用来接待远道而来的弟兄姐妹,对教会有什么益处呢?
我们要问自己,我钢琴十级,我声乐十级,对教会有什么益处呢?若是我的琴艺,我的歌喉,不能帮助弟兄姐妹更好地敬拜神,对教会有什么益处呢?
我们要问自己,我早出晚归,拼命工作,对教会有什么益处呢?若是我赚很多钱,却不愿意奉献,也不愿意慷慨地关怀教会当中那些贫穷的肢体,对教会有什么益处呢?
我们要问自己,我神学院毕业,读了很多属灵书籍,对教会有什么益处呢?若是我读神学院,读很多属灵书籍,都是为了造就自己,提升自己,却不愿意低下头,弯下腰看顾那位最小的弟兄,对教会有什么益处呢?
在本质上,我们与哥林多教会并无任何不同。我们都盲目地爱自己,我们都不可抑制地追求自己属灵和属世的益处。我们必须每天反复地问自己“我与你们有什么益处呢?”(林前14:6)
这里的你们,不仅仅指教会的弟兄姐妹,也可以指我们的家人,我们的同事,甚至我们的仇敌。他们都是我们的邻舍,我们从神领受的使命,不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好处,乃是为了使他们可以在基督里同得属灵的益处。
-1-300x300-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