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有没有什么事,是你一定要做的?
在《创世记》第39章,面对波提乏妻子露骨的诱惑,约瑟说:“我怎能做这大恶,得罪神呢?”(创39:9)
对约瑟来说,有件事情,他一定不能做。他一定不能和波提乏的妻子同寝,以此得罪神。哪怕会因此失去所有,他也不会做。
在《约翰福音》第18章,面对前来捉拿的兵丁,耶稣说:“我父所给我的那杯,我岂可不喝呢?”(约18:11)
对耶稣来说,有件事情,他一定要做。他一定要喝父所给他的那杯。哪怕这杯再苦,哪怕这杯是让他屈辱地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他也一定要喝。
在生活中,有哪件事情,是你一定不能做,或者是你一定要做的?你一定不能做的事情,或你一定要做的事情,和神的旨意有没有关系?
有位姐妹,她家至少有两套房。但是,她仍然跟我们说:“我一定要好好工作赚钱。我不工作,谁来养家啊;我不工作,孩子长大结婚怎么办啊;我不工作,以后养老怎么办啊。”对这位姐妹来说,她不得不做的事情,就是工作赚钱。
当然,我们应该工作赚钱。但是,如果工作赚钱影响了你正常的属灵生活,让你很难参加聚会和正常的读经祷告呢?
对一些人来说,特别是在温州开店面的基督徒,他们长期面临这样的属灵抉择:我是一定要赚更多钱?还是一定要参加主日聚会?
对另一些人来说,特别是已经习惯过舒适和懒散生活的基督徒,他们长期面临这样的属灵抉择:我是一定要再多睡一觉,多看部电影,还是一定要出门探访某位需要关心和坚固的属灵肢体?
在生活中,我们始终面临这样的属灵抉择:我是一定要过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还是一定要过以神为中心的生活?
在《约翰福音》第18章,彼得选择了前者,耶稣则选择了后者。面对前来捉拿的兵丁,彼得选择拔刀相向,耶稣则劝彼得收刀入鞘。他甘愿拿起父所赐的苦杯,一饮而尽。
在客西马尼园,面对兵丁的捉拿,彼得选择拔刀。拔刀,实际上意味着拔刀的人拒绝顺服神的旨意。圣经说:“西门·彼得带着一把刀,就拔出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他的右耳。”(约18:10)
威尔斯比牧师说:“彼得的刀象征反抗神的旨意。彼得应该知道耶稣会被捉拿,又会自愿向他的敌人投降,却仍犯了所有可能发生的错误!他打错了敌人,用错了武器,动机错了,又弄出错误的结果!他公然抵抗神的旨意,又妨碍耶稣要完成的工作!”
如果说彼得的刀象征着反抗,那么耶稣的杯则象征着顺服。当彼得拔刀的时候,耶稣却对彼得说:“收刀入鞘吧,我父所给我的那杯,我岂可不喝呢?”(约18:11)
对于彼得来说,此时此刻,他一定要做的事情,就是拔刀,拒捕;但是,对于耶稣来说,此时此刻,他一定要做的事情,则是端起苦杯,一饮而尽,甘愿被捕。
在过去的基督徒生活中,你是否也像耶稣这样,对天父的旨意显出坚定的顺服?
对于那些完全不可爱的人,你是否对自己说“我岂可不爱呢?”
对于那些不洁、污秽的网站,你是否对自己说:“我岂可点开呢?”
对于那些已经有三个月没来教会的弟兄姐妹,你是否对自己说:“我岂可不去探访呢?”
对于那些还没有信主的亲戚、朋友和邻居,在圣诞节即将来临之际,你是否对自己说:“我岂可不借着这次机会传福音呢?”
对于那些你恨了、埋怨了一辈子的人,在你接受耶稣完全的赦免和恩典以后,你是否对自己说:“我岂可不饶恕呢?”
耶稣坚定的、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顺服,都是为了把我们从死亡中拯救出来。面对一位如此爱我们的耶稣,我们要反思:此时此刻,对我来说,那个“我岂可不喝”的杯指的是什么?
求主赐给我们信心,让我们都可以像耶稣那样说:“我父所给我的那杯,我岂可不喝呢?”(约18:11)
-1-300x300-1.jp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