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奋不顾身的信仰
弗朗西斯·陈牧师写过很多书。在国内出版的有《狂热的爱》、《得人如鱼》、《你和我一辈子》。
他不仅写过很多书,也做过很多充满信心的事。
例如:《狂热的爱》极其畅销,版税高达200多万美金。对有些人来说,这么大笔钱,奉献十分之一都很困难。然而,弗朗西斯·陈牧师如数奉献,用于公益和传福音。
又例如:弗朗西斯·陈牧师觉得自己的房子太大,于是就把大房子卖掉,奉献一部分,买了一个小房子。世人追求更大更好的房子。然而,弗朗西斯·陈牧师却渴望过更简朴更像耶稣的生活。
当弗朗西斯·陈牧师活出这种信心的生活,他教会的会众是如何看待他的呢?
他们对弗朗西斯·陈牧师说:“牧师,你这样不太好吧。你把钱都捐了,把房子都卖了,你以后的养老怎么办?你孩子以后的教育怎么办?”
这些话,对弗朗西斯·陈牧师来说,或多或少都有点残忍。他为主摆上所有,却遭受许多人的质疑。他努力像耶稣那样去生活,却被认为是太极端。
曾经,有个姐妹和我们说:“我希望的对象,一定要是信主的。但是,他最好不要那么火热。因为为主发热的人,通常也是为主受苦的人。我不想我将来那么苦。”
对有些人来说,信仰,必须适可而止。信仰,一定不可以奋不顾身。
然而,认为信仰必须适可而止的人,一定没有真信仰;真信仰,一定会让人为他所信的奋不顾身。
一般情况下 ,那些认为信仰必须适可而止的人,一定会起来反对那些为信仰奋不顾身的人。
在《约翰福音》第12章,我们看到一个为主奋不顾身,为主发光发热的人,却惨遭门徒的质疑和反对。
事情起因于一篇真哪的哒香膏。这瓶香膏的价值,相当于当时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按照一般城市的平均工资算,这瓶真哪哒香膏,怎么也值五万块钱吧。
如果你家里也有一瓶价值连城的真哪哒香膏,你会用来干什么?圣经告诉我们:“马利亚就拿着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抹耶稣的脚,又用头发去擦,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约12:3)
当众人闻到香味,看到马利亚的举动,他们都惊呆了。那可是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啊,那可是整整五万块钱啊,就这么“浪费”掉了。
马利亚疯了吗?她为什么做出如此不理性的行为?众人无法理解,甚至充满了质疑。
其中,有一个门徒,名叫犹大。他就对马利亚说:“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约12:5)
对众人来说,真哪哒香膏完全可以有更好的用法。但是,对马利亚来说,打破玉瓶膏耶稣,就是最好的用法。
马利亚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她对耶稣的感恩。在《约翰福音》第11章,圣经告诉我们:“耶稣素来爱马大、马利亚并拉撒路。”(约11:5)耶稣不仅爱他们,耶稣还让埋葬了四天的拉撒路从死里复活。
为了回应耶稣的爱,马利亚不计代价,不顾一切。她渴望将自己对耶稣的爱表达出来。对马利亚来说,她心里一直在想得是,她可以如何更好地爱耶稣。比起在乎香膏,她显然更在乎如何爱耶稣这件事。
这就像很多恋爱中的人。他们为了爱,很容易不计代价,不顾一切。无论他们为对方付出多少精力,付上多少代价,他们都不觉得“浪费”,反倒觉得甘甜。
当这种爱慢慢变淡,他们就开始变得理性。当这种爱慢慢消失,他们就觉得,为对方做一次饭,拖一次地,都是在受苦。
问题是,我们渴望将自己对耶稣的爱活出来吗?还是我们心里根本没有爱?我们在爱耶稣的时候,是感到充满喜乐和甘甜?还是充满挣扎和痛苦?
如果是后者,那说明我们对耶稣爱我们这件事,还缺乏更深的认识和经历。
如果我们还像犹大那样一直活在爱自己的光景中,我们需要更深地去祈求和默想,求神让我们更深经历他在十字架上的爱。只有被这种爱充满,我们才能够真正活出充满信心的,不顾一切的信仰生活。
-1-300x300-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