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颠倒社会次序的耶稣
在古代,无论是称王的人,还是称帝的人,他们都不太需要服事人。相反,有无数的太监和宫女,昼夜等候,预备服事他们。在宫廷剧中,你会看见,身为帝王,他们甚至连穿衣服和洗澡这样的事,都不需要自己做。
在人看来,地位卑微的人,服事地位尊贵的人,天经地义。在犹太社会中,他们认为最卑贱的事,就应该由最卑贱的奴隶去做。而那些尊贵的主人或客人,理应享受众人的服事。
洗脚,在当时就是一件卑贱的事。当时,只有奴隶才会给客人洗脚。事实上,由于这个工作相当卑贱,有些犹太人认为这件事,必须由外邦奴隶,而非犹太奴隶来做。
然而,耶稣却颠倒了这样的社会次序。圣经告诉我们,在某次晚宴上,耶稣“就离席站起来,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随后把水倒在盆里,就洗门徒的脚,并用自己所束的毛巾擦干。”(约13:4~5)
在场所有人当中,耶稣的身份最尊贵。但是,他却做了最“卑贱”的事,就是连那些犹太奴隶都不愿意做的事——给门徒洗脚。
你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看到耶稣为门徒洗脚,众人都傻眼了,他们感到不可思议,他们被震惊得哑口无言。
在他们的印象中,从来只有门徒为老师洗脚,绝不可能有老师为门徒洗脚。他们感到惊奇,感到无法理解。
彼得,是少数人中反应比较快的人。他立马对耶稣说:“你永不可洗我的脚!”(约13:8)你永不可,这种语气是相当强烈和不容商量的。
对彼得来说,你让他给耶稣洗脚,彼得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你让彼得接受耶稣给他洗脚,他显然还做不到。
相对于耶稣,彼得知道自己是个更卑微的人。他也非常清楚,更卑微的人就应该做更卑微的事。活在旧有的秩序观念中,让彼得没办法接受耶稣的服事。就像曾经,我们邀请一对清洁工夫妻来我们家吃饭,他们觉得不可思议。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为了神的荣耀服事别人;同时,也为了神的荣耀接受别人的服事。
彼得无法接受耶稣的服事,因为他还活在旧有的秩序观念中。于是,耶稣对他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了。”(约13:8)
洗,在这里具有双重意义。洗,不单指身体的洁净,也包括灵魂的洁净。洗净,是十字架的洁净带来的结果。若不领受耶稣所赐下的洁净,就不能在他的国度与他的家中有分。
后来,彼得和其他门徒才明白:洗脚的洁净,是耶稣为了让门徒预先体验那场最终十字架所带来的洁净。
如果说,洗脚,给别人带来的是震惊和不可思议。那么,十字架,则完全颠覆了门徒对旧有秩序观念的认识。
耶稣,宇宙的主宰,为卑微的人类洗脚还不算,他竟然还为卑微的人类,屈辱地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实在颠覆了所有人的认识。
原来,真正的君王,不是让众人为他去死;真正的君王,是他为众人去死。原来,真正的君王,不是让众人来服事他;真正的君王,是他去服事众人。正如耶稣所说:“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太20:28)
人的爱,基本上都是从下而上的。感谢主,耶稣颠倒了这样的次序。他对我们的爱,始终是从上而下的。
这意味着,越是领受恩典的人,他就越应该去散发这样的恩典;越是有恩赐的人,他就越应该用这样的恩赐去服事人;越是有钱的人,他就越应该忠心地使用神所赐给他的钱财服事人。
愿我们都追求成为更有恩赐,也更富足的人。只是不要为了自己享受追求恩赐和富足,而是要为了能够更多的服事神和服事人追求恩赐和富足。
-1-300x300-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