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福音,要求我们彻底的悔改
中国民间,流传过一个故事,叫做《懒人吃饼》。
据说懒人,已经成家立业,但是好吃懒做。他每天躺在床上,也不下床。每日早晚洗漱,是他妻子帮他洗的。一日三餐,是他妻子给他喂的。
有一天,他妻子要回娘家。她担心丈夫会活活饿死。于是,她烙了一张大饼。这个大饼足够懒汉吃三四天。当她大饼挂在懒汉脖子上,就放心回家了。
可是,当她回到家时,却发现懒汉活活饿死在床上。为什么?因为懒汉懒到一个程度,只愿意吃他嘴巴边上的那点大饼。他宁愿饿死,也懒得把大饼往自己嘴里多挪一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妻子虽好,大饼虽好,但一个人若不愿意下定决心除掉自己的懒惰,最终,他会被他的懒惰活活害死。
同样,在信仰生活中,福音虽好,救恩虽好,但是,若有人不愿意除掉他生命中的罪,最终,他也会被他的罪活活害死。
在《马可福音》第6章,希律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知道施洗约翰是义人,他愿意保护他,愿意敬畏他,愿意听他讲论。但是,他却不愿意离开他兄弟的妻子希罗底。最终,对罪的恋慕,把他带向死亡。
《马可福音》第6章记载:“希律知道约翰是义人,是圣人,所以敬畏他,保护他,听他讲论,就多照着行,并且乐意听他。”(可6:20)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希律做很多美好的事情。希罗底想要杀害施洗约翰,但是希律选择保护他。当时的宗教领袖反对和攻击施洗约翰,但是希律选择听他讲论。
希律不是那种只听不做的人。对于从约翰那里领受的真理和教导,圣经告诉我们,希律“就多照着行,并且乐意听他。”(可6:20)
你可以想象,听完约翰的教导以后,希律可能在对待人上比以前更温和了。他可能施舍许多财物周济穷人。他可能尽己所能地行善。他可能尝试着放弃一些坏习惯。或许,他减少了喝酒宴乐,也不再赌博和说粗话。在许多的事情上,对于约翰的教导,他都“多照着行,并且乐意听他。”(可6:20)
就此看来,认识约翰以后,希律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就此看来,希律似乎已经快要得着救恩了。但是,他最终还是落在永恒的审判中,为什么?因为他从未作约翰要求的一件事,就是中断他和希罗底之间不道德、不合法的关系。
希律愿意放弃其他的罪,希律愿意遵行约翰其他的教导。但是,他就是无法离开希罗底。约翰曾对希律明确地说:“你娶你兄弟的妻子是不合理的。”(可6:18)但是,希律不管这些。他无法放弃对希罗底的爱。为了希罗底,他宁愿被万夫所指。
后来,在一次宴席上,希罗底借着她女儿向希律要施洗约翰的头。这次,希律不再保护约翰,而是亲自下令杀死约翰。这告诉我们,若我们不为信仰的缘故治死我们身上的罪,最终,我们会被自己的罪控制,以致抛弃信仰。
希律的故事警告我们:我们不能只是去参加聚会,我们不能只是每天坚持读经祷告,我们不能只是在教会热心的服侍,却不愿意除掉我们生命中那个特定的罪。福音,要求我们彻底的悔改,彻底的顺服。
钟马田在《新约福音讲章》里说:“我们作这作那,放弃这放弃那,万事皆备,只欠一件,就是完全顺服神,让他随己意掌管我们的生命。……多照着行还不够。神不是要你周济贫穷,广行善事,他只要你完全的顺服;他不是要你舍弃某一项罪,他要你舍弃你所有的意志。”
我们不妨自我反省一下,有哪一样特定的罪,在拦阻我们完全地顺服神?如果我们愿意作一切美好的事情,但是我们却不愿意除掉那个特定的罪,最终,这会危及我们的永恒生命。
-1-300x300-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