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天:如何能够不忧虑?(太6章)
自懂事开始,我们似乎就活在忧虑当中。读书时,我们忧虑要考多少分进哪所学校;毕业后,我们忧虑要进哪家公司;进了公司,我们则忧虑是否会被解雇,或是否能够升职加薪;单身时,我们忧虑婚姻;结婚后,我们忧虑生孩子;有了孩子后,我们忧虑孩子的健康和成长。
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无论处于哪个阶段,我们似乎都有操不完的心,想不完的事。我们有可能不忧虑吗?
在马太福音第六章,耶稣告诉门徒“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太6:25)讲完两个比喻后,耶稣继续对门徒说:“不要忧虑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太6:31)
为什么?耶稣说,因为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太6:32)这里的外邦人指的不是非犹太人,而是指不信的人。换言之,耶稣在这里是要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每天忧虑的都是“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样的事情,那我们和不信的人并没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这跟忧虑的定义和耶稣讲不要忧虑这段话的上文有关。
第一,忧虑的定义
忧虑,在新约中的希腊词语是merimnao。merizo的意思是分开,nous的意思是心思。换言之,忧虑就是把心思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用在有益的、值得做的事情上,一部分用在无益的、有破坏性的事情上。
第二,耶稣讲不要忧虑的上文
我们要特别注意耶稣讲不要忧虑的第一句话,经文原文是这样的:“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太6:25)
耶稣用所以引出不要忧虑的整段信息,那上文的因为是什么?耶稣是基于什么原因,才劝门徒说“所以你们不要忧虑”?我们来看耶稣讲不要忧虑的上文:
“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侍奉神,又侍奉玛门。”(太6:25)
根据这段经文,我们看见耶稣仿佛在说:一个人忧虑,是因为他想要又侍奉神,又侍奉玛门。如果一个人专心侍奉神,专心倚靠神,他就可以不忧虑。
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看见,忧虑的本质是将心思分开,一部分做有益的事情(侍奉神),一部分做有害的事情(侍奉玛门)。
如何能够不忧虑?
如果忧虑的本质是将心思分开,又侍奉神,又侍奉玛门。那么,解决忧虑的方法就是凝聚心思,专心做一件事情——侍奉神。
我们常常以为,我们忧虑,是因为我们贫穷;我们忧虑,是因为我们还单身;我们忧虑,是因为我们上有老人生病,下有小孩悖逆;我们忧虑,是因为我们教会不够成熟。
但是,耶稣说,我们忧虑,是因为我们想要又侍奉神,又侍奉玛门。这是我们忧虑的根源。
所以,解决忧虑的方式不是拥有很多钱,不是拥有美满的婚姻,而是除掉我们心里那颗想要侍奉玛门的心。
如何除掉想要侍奉玛门的心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除掉我们那颗想要侍奉玛门的心?耶稣教我们常常做这两个动作:
第一个动作是看。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太6:26)特别注意,耶稣在这里,不是要我们看飞鸟也不种也不收,而是要我们看天父如何养活也不种也不收的飞鸟。
第二个动作是想。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太6:28)特别注意,耶稣在这里,不是要我们想百合花也不劳苦也不纺线,而是要我们想天父如何看顾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的百合花。
换言之,如果我们要除掉我们那颗想要侍奉玛门的心,我们必须去看,去想天父的创造和对这个世界的护理。如果上帝对飞鸟和百合花都如此疼爱,何况我们这些被称为他儿女的人呢?
我们想要侍奉玛门,这是我们忧虑的根源。想要侍奉玛门,归根究底是因为我们不相信上帝会养活我们,会看顾我们。所以,解决忧虑的方法是不断去看和去想上帝如何以他的大能供应我们一切的需要。
那么,对现在的你来说,天父对飞鸟的养活,天父对百合花的供应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它们能帮助你不再忧虑吗?如果不能,你还需要反复地去看,反复地去想。
-1-300x300-1.jp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