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跟随主的三样法宝
如果有人问你圣经中重复最多的诫命是什么?你会怎么回答?
圣经中重复最多的诫命,不是禁令,不是警告,也跟金钱、权力和性无关。圣经中重复最多的诫命是:“你们要喜乐!”换言之,上帝要我们喜乐,超过其它任何事情。
威斯敏斯特小要理第一问答告诉我们:“人生的主要目的,就是荣耀神,并且永远以他为乐。”约翰·派博牧师则说:“当我们以上帝为我们最大的满足和喜乐时,上帝就得着最大的荣耀。”
然而,我们遇见很多基督徒,他们不是怒气冲冲,就是哀声叹气。那些经过正统训练,有正确教义的基督徒,总是对教会中需要怜悯的错误怒气冲冲。那些清楚知道耶稣已经复活得胜的基督徒,面对生活中的艰难,依然还是哀声叹气,让人感觉不到盼望。
我们怒气冲冲,我们哀声叹气,究其根源,都是因为我们对救恩的经历太匮乏。我们开始越来越多谈论神学知识,教会治理,行政事工。但是,我们却忽略了花更大的精力去默想耶稣对我们的救赎。当我们越来越远离耶稣的救恩,无论是生活,还是服侍,我们必定缺少喜乐。
《帖撒罗尼迦前书》第4章,保罗主要向他们强调主耶稣的复活。在第5章,保罗就对他们说:“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贴前5:16~18)
跟随主一定有艰难,背十字架一定要舍己。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上帝赐给我们三样法宝:第一是喜乐,第二是祷告,第三是谢恩。当保罗用常常来形容喜乐,用不住来形容祷告,用凡事来形容谢恩,这是在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我们都要用”喜乐、祷告、谢恩“来面对。
一、常常喜乐
当保罗说“要常常喜乐”,他主要不是指在升职加薪的时候喜乐,也不是指人生顺遂的时候喜乐。这些喜乐,是任何人都有的。当保罗说“要常常喜乐”,他的意思是,在任何时间,在任何环境,都要喜乐。所以,我们不是偶尔喜乐,乃是要常常喜乐。
喜乐,不是天然就有的。喜乐,是需要操练的。在《喜乐的香槟:喜乐操练90天》这本书里,巴刻的学生梅麦克说自己时常抑郁,因此,他也以花90天的时间来操练喜乐。最后,他发现,他果然可以借着操练喜乐,而最后获得喜乐。
在书中,梅麦克提醒我们:“真正的喜乐,源自真实地明白福音和经历福音。”因此,当我们操练喜乐的时候,我们主要的方向不是改变我们的环境,而是不断更新我们对神的认识。
二、不住祷告
除了喜乐,保罗也提醒我们要“不住地祷告”。(贴前5:17)
在《使徒行传》第16章,保罗和西拉被囚禁在监狱里,但是,圣经告诉我们:“约在半夜,保罗和西拉祷告,唱诗赞美神,众囚犯也侧耳而听。”(徒16:25)这节经文告诉我们,喜乐和祷告密不可分。
保罗和西拉的经历告诉我们,喜乐的源泉,并非来自顺遂的环境,乃是来自我们和救主耶稣之间亲密的关系。祷告,则是维持和促进这种亲密关系的蒙恩途径。正如邦兹在《祈祷出来的能力》里说:“多祷告,就多有能力;少祷告,就少有能力;不祷告,就没有能力。”
在《提摩太前书》第2章,保罗亲口说:“我愿男人无忿怒,无争论,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提前2:8)当我们不住的祷告,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我们就能支取属天的力量,从而有患难中的平安和喜乐。
三、凡事谢恩
谢恩,总是和抱怨成对比。当以色列民在走旷野的时候,他们虽然经历神大能的拯救,但是,只要稍微遇到一点艰难,他们就抱怨神,这说明他们并没有常常向神感恩。
诗篇第103篇,作者提醒自己:“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不可忘记他的一切恩惠!”(诗103:2)当诗人这样写的时候,就说明他对人邪恶的本性有充足的认识。他知道,人的本性,就是倾向于忘记耶和华的一切恩惠。因此,他在诗篇中提醒自己要不可忘记。
我们不要妄想自己在谢恩这件事上,会比当时出埃及的以色列民做得更好。只要我们稍微思想自己在艰难中,困境中对神的不满,甚至恶毒的抱怨,我们就发现自己全然堕落。
我们不配拯救,我们对神的恩惠要么感到迟钝,要么感到麻木。但是,神依然以恩慈和怜悯一次又一次拯救我们脱离艰难和险阻。当我们越来越多地思想神对我们的忍耐,神的宽容,神的拯救,我们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感恩和喜乐。
-1-300x300-1.jp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