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我们得救,是为了他人也能得救
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安迪被判无期徒刑。自从进入肖申克监狱,他就想着怎么越狱,重获自由。他把越狱的工具鹤嘴锄藏在圣经里,并且利用鹤嘴锄在监狱里凿开一个洞,最后顺利越狱。
在影片的结尾,安迪在藏有鹤嘴锄的圣经第一页写道:“得救之道,就在其中。”最后,影片以安迪重获自由结束。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影片似乎在告诉观众:得救的终极目的,就是过上自由、舒适、潇洒的生活。这种思维方式,其实和真正的基督教信仰背道而驰。
在《路加福音》第1章,路加告诉我们,神把我们“从仇敌手中被救出来”,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可以终身在他面前,坦然无惧地用圣洁、公义侍奉他。”(路1:75)
在《使徒行传》第5章,路加也告诉我们,神拯救彼得,不是为了让彼得远离苦难,自由自在的生活。神拯救彼得,是为了让彼得继续服侍他,为他作见证。
当五旬节圣灵降临,彼得就充满能力。他讲道大有能力,在五旬节那天,有三千人信主;后来,信主人数,光是男丁数目,就增加到五千。(徒4:4)除此以外,主也借着彼得的手,行了许多神迹奇事。(徒5:12)
彼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导致当时的宗教领袖越来越恐惧。圣经告诉我们:“大祭司和他的一切同人,就是撒都该教门的人,都起来,满心忌恨,就下手拿住使徒,收在外监。”(徒5:17~18)当彼得被下在监里,圣经紧接着告诉我们:“主的使者夜间开了监门,领他们出来。”(徒5:19)
到目前为止,彼得入狱和安迪入狱有些相似;彼得越狱和安迪越狱也有些相似。但是,彼得出狱后的生活,和安迪出狱后的生活却截然不同。
安迪出狱后,我们看到了天空任鸟飞的自由和释放;彼得出狱后,我们却看到了为主继续传扬福音的忠心和劳苦。
当主的使者帮助彼得越狱以后,他不是对彼得说:“彼得,现在你自由了,赶紧逃跑吧。”他对彼得说:“你们去站在殿里,把这生命的道都讲给百姓听。”(徒5:20)
曾经,彼得因为传讲生命的道入狱;现在,出狱以后,主的使者竟然没有让彼得换个地方传讲生命的道,也没有让彼得传讲其他的道,而是让他就在同一个地方——圣殿,传讲同样的信息——生命的道。这意味着,彼得还会继续被捕,还会继续被打。
你有没有想过?耶稣拯救你的目的是什么?耶稣的拯救,当然要带给我们获救的平安和喜乐。耶稣的拯救,当然要带给我们获救的自由和释放。但是,耶稣的拯救,绝不会仅限于此。耶稣拯救我们,是要我们带着这样的平安、喜乐、自由和释放为他作见证。
曹雅直,是戴德生创办的内地会差派到温州的宣教士。可以说,他是温州教会的拓荒者。他说过一句名言,英文是Every Christian is saved to save others.翻译过来,就是“我们得救,是为了他人也能得救。”
在《使徒行传》第1章,耶稣说,圣灵降在门徒身上,是为了让门徒作他的见证。(徒1:8)
问题是,我可以怎样使他人也能得救?我可以怎样为主作见证?彼得出狱以后,除了在圣殿里传讲生命的道,路加告诉我们,他们还“每日在殿里、在家里不住地教训人,传耶稣是基督。”(徒5:42)
“每日”“在殿里”“在家里”这三个词表明那些已经相信耶稣的人,他们随时随地传扬主耶稣的福音。想一想,未来一周,你会遇见哪些人?你要通过哪些方式向他们分享福音这个好消息?
-1-300x300-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