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你不只需要十字架的耶稣,还需要复活的耶稣
在《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和魔衣橱》中,狮子阿斯兰为了拯救埃德蒙被女巫杀死在石桌上。
C.S.路易斯如此描述苏珊和露西的反应:“她们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惊恐……这天晚上,苏珊和露西难过极了。她们一晚上都没合眼,哭干了所有的眼泪。”
在阿斯兰复活以后,C.S.路易斯再次描述苏珊和露西的反应:“她们不知道为什么笑了起来,然后就爬过石桌去追赶阿斯兰。”
如果阿斯兰没有复活,石桌带给苏珊和露西的,只有绝望的悲伤和眼泪;但是,阿斯兰复活,让苏珊和露西可以越过石桌,重新得着与阿斯兰在一起的喜乐和甘甜。
在C.S.路易斯的故事中,阿斯兰就是耶稣,石桌就是十字架。如果耶稣没有复活,十字架对我们来说就是绝望的记号。但是,耶稣复活,十字架对我们来说就是得胜的记号。
在《约翰福音》第20章,耶稣复活前,圣经说:“门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犹太人,门都关了。”(约20:19)
此时此刻,门徒十分害怕,处在恐惧中。他们把门关死,并且反锁,也不敢开窗户。他们跟随了三年的耶稣,突然被钉十字架了。那接下来会不会有肃清同伙的行动?如果罗马兵丁再派士兵来逮捕他们,他们应该怎么办?
以前,在面对海中的风浪时,门徒还可以把耶稣摇醒,向他求救。现在,耶稣都被埋葬了,他们还可以向谁求救?
如果耶稣没有复活,门徒过去舍下一切的跟随,就没有意义;如果耶稣没有复活,门徒现在失落恐惧的绝望,就没有出路。
在《基督教要义》中,加尔文总结基督徒的三个基本特征是:自我否定,背负十字架,默想永世。
背负十字架,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带我们走向十字架上的耶稣。他怎样为爱神爱人的缘故,忍受十字架的痛苦。我们也要学习,为爱神爱人的缘故,背负十字架。
默想永世,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带我们走向复活的耶稣。因为耶稣已经复活,他已经为我们在天上预备住处,我们在今生所背负的十字架才有真实的盼望和动力。
只有十字架,没有复活,我们的人生就只有受苦,没有盼望。几十年前,老一辈传道人喜欢强调背十字架。但是,他们所描述的十字架,往往与“受苦”相连,却缺少与“复活”相连。他们一直强调受苦,受苦,受苦。结果他们过得很苦,他们所牧养的人也过得很苦。
只强调背负十字架,忽略默想永世,最后会导致一个结果:我们失去了背负十字架的能力。
没有复活,十字架就是一条苦路。但是,有了复活,十字架的路就不再是苦路。虽然还会有痛苦,但喜乐代替了悲伤,希望代替了绝望,荣耀代替了羞辱。
耶稣复活,让门徒不再惧怕,反倒让他们在五旬节放胆讲论神的道;耶稣复活,让门徒不再逃离耶稣的十字架。耶稣复活前,哪怕立志要和耶稣同死的彼得,最后还是软弱,三次不认主。但是,耶稣复活带给他全新的希望,让他不再惧怕十字架,反倒欣然迎接那套在他身上的十字架。据说,彼得死的时候,他说自己不配像耶稣那样钉十字架,所以他要求兵丁把他倒钉十字架。
耶稣复活,驱散了门徒心里一切的阴霾。圣经说:“门徒看见主,就喜乐了。”(约20:20)当门徒没有经历耶稣的复活,他们恐惧,不安。但是,当他们看见复活的主,就喜乐了。虽然,他们可能还会被逼迫,还会随时失去生命,但是他们喜乐了,因为他们遇见复活的主。
复活的主,遇见门徒,就对门徒说:“愿你们平安!”(约20:19)耶稣复活,不仅能给门徒带来喜乐,也能给门徒带来真正的平安。
愿我们都经历这位复活的主,心里充满平安和喜乐。
-1-300x300-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