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在警匪片中,我们偶尔能看见这样的场景。无论是警察,还是匪徒,他们被捕时会说:“在我选择当间谍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了。我连死都不怕,我还怕你们折磨吗?”
他们这么说,是因为他们认为“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每逢忌日,有人会去离世亲人墓前,给他们烧纸,陪他们喝酒聊天。这表明:其实我们从心里并不真正相信死亡是人生的结局。相反,我们相信,人死后有一个去处。
那么,这个去处在哪里?圣经告诉我们,人死后只有两个去处,要么上天堂,要么下地狱。
比死亡更可怕的事,就是一个人死后,不能去天堂,只能去地狱。
在《撒母耳记上》第31章,有一群人进入死亡。在这份死亡名单上,有很多人。其中包括扫罗的三个儿子约拿单、亚比拿达、麦基舒亚。当然,也包括扫罗本人。
在这份死亡名单上,我们非常确定的一件事,就是约拿单,他将来会在神的国度里。我们都知道,约拿单生前过着敬虔,倚靠神的生活。他不惜自己的生命阻止扫罗,保护大卫。他也在神的带领下,战胜非利士人。
在这份死亡名单上,我们不太确定的一件事,就是扫罗,他将来会在哪里?
我们无法确认,扫罗最后究竟是真悔改,还是继续先前的假悔改。如先前一样,扫罗的生命,给我们的感觉总是模棱两可的。
在伤势过重时,扫罗吩咐拿他兵器的人说:“你拔出刀来,将我刺死,免得那些未受割礼的人来刺我,凌辱我。”(撒上31:4)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扫罗自愿选择站在神百姓这一边。他不仅带领以色列出战,而且将非利士人称为异教徒。
扫罗最后似乎并没有再抵挡上帝。当撒母耳宣布他的死亡日期时,他没有像先前那样苦苦哀求,求神手下留情,让他多活一些时日。相反,扫罗似乎不再惧怕死亡。他鼓起勇气,踏上战场,去迎接他的死亡。
正如扫罗生前的许多行为是模棱两可的一样,关于扫罗将来的去处,圣经也并未给我们一个十分明确的答案。
《撒母耳记上》第31章,不是要告诉我们扫罗将来是否会得救。《撒母耳记上》第31章,可能是要告诉我们:悖逆神的罪,究竟会带来多么可怕的结果。
扫罗生前一直不肯完全顺服神,这不但使自己和家人深受其害,也给他治理的国家带来灾难。在最后,我们还无法确认他究竟是否能够得救。
《撒母耳记上》第31章,告诉我们罪带来的两个非常严重的后果:第一,是死亡;第二,是死后的审判。
死亡,并不是最可怕的。比死亡更可怕的,是死后的审判。
在《马太福音》第10章,耶稣告诉门徒说:“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惟有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怕他。”(太10:28)
死后的审判,是我们在传讲福音时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凯文·德扬牧师曾在一篇文章里说:“如果失去了关于地狱的教义,无论是因为太尴尬而不提,还是因为文化太敏感而不坚持,……我们的布道都将缺乏紧迫感和能力。”
地狱的审判,给了我们紧迫感;天堂的应许,则给我们全新的盼望。虽然死亡在今生不可避免,但是死后的审判,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的。
为了我们脱离那比死亡更可怕的地狱的审判,耶稣亲自为我们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当我们选择相信他,转向他,向他认罪悔改,我们就能获得真正的永生和盼望。
扫罗给我们最大的警戒,就是不能过模棱两可的生活:一方面顺服自己的私欲,另一方面又假装顺服神的旨意。
我们不能只有读经、祷告、参加聚会这些宗教形式,我们需要被神彻底的更新和改变。我们不能只是一部分地顺服上帝,我们需要完全地顺服。
-1-300x300-1.jp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