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为主单身,为主结婚
如今,青年男女到了一定年龄,还不结婚,总是会被视为问题人物。在很多人心目中,大龄未婚男女仿佛二等公民,备受轻看和藐视。我常常听见有人说:“这个人年纪这么大了,还不结婚,一定有问题。”
无论是问题人物,还是二等公民,都需要被“拯救”。因此,逢年过节,七大姑八大姨总会热着心肠给你介绍对象,催你结婚。
能不结婚,最好不要结婚
然而,保罗的想法,却和七大姑八大姨的想法截然相反。对于未婚,或者已婚丧偶人士,保罗的建议不是劝他们结婚,而是劝他们能不结婚,最好不要结婚。
在《哥林多前书》第七章,保罗对着没有嫁娶的和寡妇说:“若他们常像我就好。”(林前7:8)在接下来的经文中,保罗继续说:“论到童身的人,……据我看来,不如守素安常才好。”(林前7:25~26)
此时此刻,保罗正处于独身状态。当他对独身的人说:“若他们常像我就好”(林前7:8),意思是劝他们和他一样独身。直白一点说,保罗的意思就是:无论你是从来没结过婚的,还是已经结婚又丧偶的,若是可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守素安常,保持现状。
为主单身,为主结婚
保罗为什么劝独身的,童身的人保持现状?他为什么劝那些独身的、童身的人说:“你没有妻子缠着呢,就不要求妻子。”(林前7:27)答案是:为了更好地叫主喜悦和服侍主。
在32节,保罗说:“我愿你们无所挂虑。没有娶妻的,是为主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主喜悦。”(林前7:32)
在35节,保罗说:“我说这话是为你们的益处,不是要牢笼你们,乃是要叫你们行合宜的事,得以殷勤服侍主,没有分心的事。”(林前7:35)
无论一个人选择独身,还是选择结婚,保罗说他做此选择的主要动机都应该是“叫主喜悦”,“得以殷勤服侍主”。
然而,哥林多教会是如何行事为人的呢?他们当中有人娶了他的继母,哥林多教会还是自高自大,不闻不问。从这件事来看,他们无论是单身,还是结婚,想得都是怎样满足自己的私欲。
在《围城》里,钱钟书说:“婚姻就像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是为了逃脱枷锁获得自由;外面的人想进去,是为了幸福甜蜜的婚姻生活。
在《迎战关键年代》这本书里,作者雅各·怀特说:“人类历史上有两次堕落。第一次堕落,上帝把人类赶出了伊甸园。第二次堕落,人把上帝赶出了他们的生活。”
如果一个人,他想独身,只是为了更自由的生活,更舒适的生活,那就是在得罪神。如果一个人,他想结婚,只是为了自己的爱情,自己的幸福,那也是在得罪神。
在关于如何选择未来这件事上,我们应该这样思考问题:如果单身,能够让我更好地服侍主,我就选择单身;如果结婚,能够让我更好地服侍主,我就结婚。
在18世纪的大复兴中,约翰·卫斯理和他的兄弟查尔斯·卫斯理都是被神大大重用的仆人。约翰·卫斯理有敏锐的理解力、超强的逻辑思考能力和讲道能力;查尔斯·卫斯理则是一个感情丰富、有音乐天赋的传道人。
遗憾的是,当大复兴运动处于高峰的时候,查尔斯·卫斯理和漂亮的、非常有音乐天赋的萨丽·葛雯结婚,从此便在福音战场上销声匿迹。结婚前,人们说查尔斯·卫斯理“带着圣爱和音乐炽烈地燃烧着,从不觉得任何艰辛、危险和逼迫。”结婚后,人们则形容查尔斯·卫斯理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乖丈夫。
婚姻幸福很重要。但是 ,如果婚姻幸福让一个人失去服侍主的动力,甚至让人慢慢开始远离主, 那就是一场悲剧。
我们需要常常反思,我的梦想究竟是拥有一个幸福的婚姻,还是追求一个竭力讨主喜悦,殷勤服侍主的人生?如果追求幸福婚姻的意愿,已经远远超过你追求讨主喜悦的意愿,那就是在得罪神。最后,查尔斯·卫斯理的悲剧,就会成为你的悲剧。
因此,所有问题的焦点都不是我们现在是单身,还是已婚。问题的焦点是我为什么单身,我为什么结婚?如果是为了自己,那我们就是可咒可诅的一群人;如果是为了讨主喜悦,那在天上就有冠冕为我们存留。
无论是单身,还是结婚,盼望我们的动机都是为了“叫主喜悦”,为了“殷勤服侍主”。
-1-300x300-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