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神的故事,影响你的故事
《神的故事,你的故事》曾被认为是著名神学家卡森目前为止写得最好,也最具影响力的一本书。在这本书里,卡森借着论述神的不同属性和作为,在我们面前展开一幅神之故事的画卷。在描述神之故事的同时,卡森也为我们展开另一幅人之故事的画卷。这两幅画交替出现,交相辉映,让我们意识到,人的故事若不放在神的故事的背景下去理解,就没有意义;人的故事若不降服于神的故事,就没有盼望。
在《使徒行传》第16章,同样发生着这两个故事的碰撞。这两个故事最美的地方不是他们势均力敌,激烈碰撞,擦出完美的火花。这两个故事最美的地方在于一个故事,甘愿降服于另外一个更大的神的故事,让神的故事完全掌管和主宰我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今天的经文:
“圣灵既然禁止他们在亚细亚讲道,他们就经过弗吕家、加拉太一带地方。到了每西亚的边界,他们想要往庇推尼去,耶稣的灵却不许。……保罗既看见这异象,我们随即想要往马其顿去,以为神召我们传福音给那里的人听。”(徒16:5~10)
一、保罗的计划:留在亚洲宣教
首先,这段经文告诉我们保罗的故事。保罗希望在大城市,希望在有更多人,或者是有更多犹太人的地方宣教,因为这样的宣教似乎更有果效,也更加容易。在过去的经文中,我们看到保罗每到一个地方,都是先去那个地方的会堂,在会堂里给犹太人传讲福音。(徒13:14~16;14:1)这几乎已经成了保罗固定的宣教模式。但是在这里,经文告诉我们“圣灵既然禁止他们在亚细亚讲道”,“耶稣的灵却不许他们往庇推尼去传福音”。换言之,似乎在这一时刻,圣灵“否定”了保罗原先成功且有果效的宣教。圣灵仿佛要引导他开始一项新的他以前没有想过的宣教模式。
如果你为主拼命地服侍,并且如此服侍十分有果效,突然有一天,圣灵提醒你不要这样做,也不要那样做,你会怎么样?你会选择拒绝还是接受?我们的选择会反映出我们是在为自己谋求大事,还是在为神谋求大事。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按着我们自己的方法来服侍神,我们都是按着我们对教会的理解,对人的理解来服侍神。但这是有风险的。我们并不比神更知道神的心意。有时候,我们服侍神,都只是一厢情愿。有时候,我们做很多事情,很有可能不是神要让我们做的。也有些时候,我们做神让我们做的事情,使用的却是自己的方法。
在这里,保罗遇到的就是这样的矛盾,他希望留在亚细亚、弗吕家、加拉太、庇推尼等亚洲地区宣教,因为这看起来似乎更有果效,也更加容易。但是圣灵就是不许。那圣灵的计划究竟是什么呢?
二、圣灵的计划:去往欧洲宣教
原来,圣灵禁止保罗在这里宣教,又禁止保罗在那里宣教,是为了引导保罗去更需要福音的马其顿、亚该亚等欧洲地方宣教。这就是圣灵的故事,与保罗的故事截然相反。问题是,当神的故事进入我们的故事,我们要选择继续自己的故事,还是让自己的故事降服于神的故事?
因为很多时候,神的故事,总是要我们付出更多更大的代价。圣灵的引导,总是让我们到更艰难、更有拦阻、更有挑战的地方服侍。当我们顺服圣灵的引导,有时候就意味着我们要面对更大的艰难和更多的试炼。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面临圣灵的计划“阻碍”我的计划时会选择顺服。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发现自己顺服了圣灵的计划以后,因为环境变得更加糟糕,处境变得更加艰难而选择退缩。我们的失败,都是因为我们对神的故事缺少认识,以致于不能用神的故事来影响和转化我们的故事。用加尔文的话说,“不认识神,我们就不认识自己。”当我们没办法看见神的故事,我们就没办法让我们的故事降服于神的故事。
三、耶稣的故事,保罗的故事
在路加福音第四章,耶稣受了圣灵的洗,耶稣被圣灵充满,结果怎么样呢?结果是圣灵将耶稣引到旷野,四十昼夜受魔鬼的试探。耶稣被魔鬼试探四十昼夜之后又怎么样呢?圣经说他的名声就传遍了四方,他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众人也都称赞他,因他得救。(路4:1~15)
我一直都相信“顺服就蒙福”这句话,但我一直不认为蒙福就意味着环境更加顺利,生活更加富足。很多时候,蒙福,有时候意味着我们像耶稣一样,在十字架上承受更多的苦难。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和圣灵、和耶稣、和上帝有更加亲密的关系,能给世界带来更多的祝福。
当保罗顺服圣灵的引导,到了马其顿的第一个驻防城腓立比,这里连一个讲道的会堂都没有。没有会堂,意味着在那个地方,连完整的10个犹太男人都没有,这实在比保罗以前的宣教经历糟多了。但在这段经文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保罗的抱怨和无奈,而是他们积极主动地寻找,看哪里有可以讲道的地方,看哪里有可以宣教的地方。他们看到了,找到了,就去做。没有会堂,他们就到河边有人祷告的地方讲道。圣经说:“当安息日,他们出城门,到了河边,知道那里有一个祷告的地方,就坐下来对那聚会的妇女讲道。”(徒16:13)结果怎么样呢?结果是有一个卖紫色布匹的女人吕底亚因为保罗的讲道信主。不仅如此,她和她一家的人也都受了洗。最后,吕底亚的家甚至成了教会的聚会点,专门用来接待基督徒聚会、查经。(徒16:40)
在保罗的故事里,我们看到耶稣的故事。保罗的故事,是耶稣的故事的缩影。
耶稣被圣灵充满,被圣灵引导到旷野受魔鬼四十天的试探。保罗也被圣灵引导,到规模更小、艰难更多、挑战更大的腓立比、马其顿宣教。耶稣顺服圣灵的引导,受完了短暂的试探,就引许多人归主。保罗也顺服圣灵的引导,忍受了短暂的艰难,也引许多人归主。我想,保罗一定比我们更熟悉耶稣的故事,保罗也一定比我们更明白顺服圣灵的引导可能意味着什么,因此他也最知道此时此刻,面对圣灵的引导,他应该作何抉择。
亲爱的朋友们,对我们来说,现今圣灵最明确的指导就是借着圣经告诉我们应当如何爱神,应当如何爱人。如果我们真的顺服圣经这样明确的命令,我想我们的生活极有可能不会那么一帆风顺,我们会遇到艰难。问题是,我们真的认识神的故事吗?我们愿意让自己的故事融入于、降服于神的故事吗?最终,我们唯一的盼望是让神的故事,不断影响和转化,甚至翻转我们的故事。唯有如此,生活才有意义,人生才有盼望。
-1-300x300-1.jp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