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赎我脱离一切患难的神
当面临患难,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在“患难”与“救赎我脱离一切患难的神”之间,我们应该聚焦何处?大部分时候,我们都被看似极重且多的忧愁和苦难弄瞎了双眼,以至于看不见在所有苦难背后救赎我们脱离一切患难的神。雅各的人生,他对自己的两次评判对我们可谓是一副解毒剂,解我们只看世界,只盼望今生的毒。
雅各对自己过往人生的第一次评判在创世记第四十七章,他说:“我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不及我列祖在世寄居的年日。”(创47:9)第二次评判在创世记第四十八章,他说:“神是一生牧养我直到今日的神,也是救赎我脱离一切患难的神。”(创48:15)在这两次评判之间,我们看到雅各的变化:一开始,他将目光定睛在他的苦难上;最后,他在所有的患难中看见救赎他脱离一切患难的神。
一、我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
在阅读和默想雅各的一生中,如果我们把自己替换成雅各,我们必然会看见雅各的苦难有多深重。谁能想象自己因为要逃避亲生哥哥的追杀而离家流浪呢?(创28:10)谁能想象自己长达十四年“白日受尽干热,黑色受尽寒霜,不得合眼睡着”的艰辛工作呢?(创31:40)谁能忍受自己的亲生女儿被人强奸玷污呢?(创34:2)谁能忍受自己的亲生儿子残暴如狼,击杀示剑全城的人,害得自己身败名裂不得不逃亡呢?(创34:25)谁能忍受自己的大儿子与自己的妾同寝侮辱自己呢?(创35:22)谁能忍受自己最亲爱的儿子“被兽吞吃,不得善终”呢?(创37:35)以上只是简单列举六件事,还不包括利百加和拉结之间的争闹带给他的烦忧,也不包括他在迟暮之年因为要到埃及氽米而失去便雅悯。
这一切的患难,无论哪一件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都难以承受。这一切的患难,无论哪一件发生在我们身上,都足以使我们陷入苦难的深渊中不能自拔。我们的痛苦和忧愁都由此而出。雅各也不例外,当他在法老面前回忆他过往的一生时,他说:
“我寄居在世的年日是一百三十岁,我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不及我列祖在世寄居的日子。”(创47:9)
雅各比他列祖亚伯拉罕、以撒更加不幸,他比他们在这世上承受更多的委屈和艰难。因此,当他回想人生,他用“我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描述自己。在路得记里,我们看见拿俄米的名字本来是甜的意思,当他经历丧夫丧子之痛后,却用玛拉(玛拉就是苦的意思)称呼自己。因为人的软弱,我们太容易放大我们的苦难,并被这样的苦难淹没,以致于只见苦难不见耶稣。但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回想我们如何从我们过去的艰难和苦难里被神拯救出来,我们就会看见“救赎我们脱离一切患难的神”。上帝是信实的上帝,他曾经怎样搭救我们,如今也必要怎样搭救我们。对过往神拯救我们之历史的默想,能帮助我们胜过和更加有力量面对现今的艰难。过去没有一次艰难,不是神带领我们胜过;过去没有任何忧患,耶稣没有替我们担当。司布真在《你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这篇讲道里说:
“你的日子尽管满有苦难和试探,却比不上可以完全解救你的力量。”
这给我们信心和盼望,让我们不止看见满有苦难和试探的生活,也让我们看见救赎我们脱离一切患的神。
二、救赎我脱离一切患难的神
当雅各想起自己过往一生的经历,他不得不感叹,他自己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如此悲惨的人生仿佛要把他压垮,但最后,他却称神为“救赎他脱离患难的神”。他不再把他的目光聚焦于他的苦难上,而聚焦于拯救他脱离一切患难的神身上。当他给约瑟的两个儿子祝福时,他说:
“愿我祖亚伯拉罕和我父以撒所事奉的神,就是一生牧养我直到今日的神,救赎我脱离一切患难的那使者,赐福与这两个童子。”(创48:15~16)
雅各是在怎样的景况下经历从“我的苦难”到“救赎我脱离苦难的神”的转变呢?当雅各第一次评价他“我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时,他刚从迦南饥荒之地赶到埃及与约瑟见面,他似乎还没从苦难中缓过来。当雅各第二次评价他“神是救赎我脱离苦难的神”时,他已在上帝借着约瑟为他安排的歌珊地安享晚年,享受天伦之乐。至此,他才发现神牧养他直到今日,是拯救他脱离一切患难的神。
在这里,我们似乎看见雅各是经历神在世上的赐福与平安才从“他的苦难”转向“救赎他脱离一切苦难的神”。但很多时候,我们在世上的苦难不是前十年的,也不是前五十年的,有的极有可能是一生之久,我们应该怎么办?如果我们一辈子都被欺压,如果我们一辈子都伴随难以承受的哀伤和痛苦,我们该怎样借着神的恩典帮助自己实现这种转变?
三、我们的盼望不是属世的
在论及雅各的悲惨人生时,加尔文在《基督教要义》里说:“雅各坦言他的一生充满悲剧,又完全否认他经历过神曾应许他的兴旺之日。所以,雅各若非恶毒、忘恩负义地否定神的恩惠,就是他坦白承认在世上过了悲惨的一生。若他这样说是真实的,就证明他所盼望的不是属世之事。”
对于如何解释和承受基督徒在世上的苦难,加尔文的建议是默想永世,巴克斯特的建议是默想永恒的安息。当我们借着不断默想永世在这世上就获得安息,这能帮助我们将我们的目光从今世的患难转向将来那永远的喜乐。这更新我们对今世苦难的理解,也能帮助我们驱散和消除今世的苦难,甚至让我们拥抱我们所经历的苦难。因为我们不再把我们的盼望建基于今世的幸福,而将我们的焦点聚集在将来那个更美的家乡上。由此,我们会发现,今世的苦难和悲惨生活不是要将我们击垮,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成圣,预备我们进入将来那更美的家乡。
换言之,我们每天都在与我们所经历的苦难争战,若不是今世的苦难将我们压垮,淹没我们从基督而来的喜乐;就是从基督而来的喜乐驱散今世的苦难,使我们更有能力也更心甘乐意承受今世这至暂至轻的苦楚。因此,基督徒的盼望从来不是属世的,若我们的盼望属这世界,我们就比众人更加可怜。若我们的盼望在于将来那更美的家乡,这世上的忧愁和苦难就绝对不能将我们击垮,反倒使我们更加渴望那永恒的安息。
-1-300x300-1.jp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