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对上帝拯救的两种错误理解
耶稣曾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路9:23)
然而,门徒却对跟随耶稣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期待。他们希望耶稣可以建立大卫的王朝,带领以色列人推翻罗马的统治,开创一个太平盛世。
至始至终,门徒都在预备迎接耶稣登基作王。对于耶稣即将被钉十字架,自己也要背十字架这件事,他们缺少思考,也没有预备。所以,当耶稣真正被钉十字架时,他们四散奔逃。
我们是否也这样?我们对信仰能带给我们的好处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期待,却对信仰要求我们所付的代价,所承受的苦难从未认真思考过?
在《出埃及记》第五章,摩西被呼召出来作为以色列民的领袖,带领他们出埃及。摩西似乎也对信仰带来的好处——出埃及,进迦南——有一种过于简单、乐观的期待。
摩西以为:既然上帝已经呼召他,上帝也已经应许带领以色列民出埃及进迦南,那接下来所有的事情应该都很顺利才对。
可是,事情的发展与摩西的设想截然相反。摩西越做事情,就发现事情越不顺利。
摩西的设想是:他只要按照上帝的吩咐,去见埃及法老,澄明事实,上帝就会让法老听话,乖乖放以色列民离开。
事实的发展是:摩西越说,法老心里越刚硬,越发苦待以色列民。圣经如此记载法老对摩西的回复:
“你们要把更重的工夫加在这些人身上,叫他们劳碌,不听虚谎的言语。”(出5:9)
有时候,我们很难理解类似的事情。
在出埃及记第一章,上帝还没有出场,我们可以理解埃及人看见以色列人愈发增多,就愈发苦待他们。
在出埃及记第五章,上帝已经出场,上帝已经呼召,上帝已经应许,为什么埃及人还是愈发苦待以色列民?
摩西无法理解,所以他去找上帝。摩西对上帝说:
“主啊,你为什么苦待这百姓呢?为什么打发我去呢?自从我去见法老,奉你的名说话,他就苦待这百姓,你一点也没有拯救他们。”(出5:22~23)
摩西向上帝诉苦,是因为他错误地理解上帝拯救以色列民的时间。摩西以为上帝要立刻拯救,其实上帝在出埃及记第四章已经说得很清楚,他说“我要使他的心刚硬,他必不容百姓去。”(出4:21)
摩西错误地理解上帝拯救的时间,所以在埃及向上帝抱怨;后来,以色列民错误地理解上帝拯救的目的,也在旷野向上帝抱怨。
门徒在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时候四散奔逃可能跟这两个原因有关。
关于时间,耶稣应许的新天新地,不在这个世界,而在将来那个世界。我们活在一个已然未然的世界,上帝的拯救已经部分实现——我们可以不犯罪,我们心里有平安。但是,上帝的拯救还没有完全实现——我们还会生病,会被逼迫,会有痛苦和眼泪。
关于目的,耶稣拣选门徒是要让他们为他舍己,跟他背十字架,而不是让他们成为开国功臣,享受荣华富贵。耶稣拯救他们,不是拯救他们脱离苦难进入一种无痛的人生;耶稣拯救他们,也不是为了让他们过一个比其他人更安逸舒适的生活。耶稣拯救他们,是为了让他们跟从他,服侍他,敬拜他。
若不明白这两点,遇到艰难时,我们就会向上帝抱怨。摩西向上帝抱怨,并非显明上帝有问题——他一点也没有拯救;摩西向上帝抱怨,是显明刚被呼召的摩西灵性还不成熟,跟刚被拣选的门徒一样还不明白耶稣的心意。
我们每个人都像天路客一样走在天路历程上,不要妄想在这条路上没有苦难,没有拦阻。我们需要预备自己,在艰难和苦楚临到的时候,期待和等候上帝的拯救,而不是像以色列民那样误解和抱怨上帝说——你一点也没有拯救。
-1-300x300-1.jp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