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是上帝用来制造成功的原材料
我在16岁的时候,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少年高尔夫球手。我不仅参加了家乡的很多锦标赛,而且还参加了美国少年业余选手联赛。那时,我人生的目标就是成为一名职业高尔夫球手。
有一次,我参加了一场州际锦标赛,而且夺标呼声很高。我一开始成绩很好,但在最后一轮因为紧张失利了,被其他人远远落在了后面。我觉得天都要塌了。
回到家后,我在妈妈面前放声大哭。妈妈用母亲的天性,温柔地安慰了我。现在,我明白自己当时需要的并不是温柔呵护的妈妈,而是一个黑着脸把我从自怜谷底拎出来的教练,需要他告诉我:“世界上每一个选手都要经过失败的!你要学会其中的功课,继续努力!”
但当时我没有这样的教练。我不明白比赛的紧张和压力是每一位运动员都会面对的问题,我也不知道这些是能够克服的。相反,我因为那一次失败而完全否认自己,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一个无法处理竞争压力的人。
我参加其他的锦标赛,也经常是在一开始的时候成绩遥遥领先,后来随着压力增大越来越紧张,落在后面。我的自信心建立在我在比赛中的表现上,但我的表现糟透了!后来,我获得了奖学金,做了3年的俱乐部职业选手,但在高尔夫方面的潜能却从来没能充分发挥出来。
多年后,我知道怎样放松去享受比赛的乐趣,而不再感到紧张,我终于在一次当地俱乐部的比赛中赢得了冠军。假如我早点学会这个功课,我的成绩将远不止于此。
失败很痛苦。当你在婚姻中、生意上或高尔夫赛场上失败,会给自信心带来很大的打击,这是其他经历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失败并不是你人生最后的结语,失败只是上帝用来制造成功的一种原材料。
失败中学到的功课
早在20世纪70年代,汤姆•沃森就已经是高尔夫巡回赛中被广泛看好的种子选手。但是汤姆常常在锦标赛进入最后一轮的时候“卡壳”,连打好几杆才能进洞,最终成绩总是排名中游。后来,媒体开始叫他“卡壳小子”。这样的批评只能增加他的压力和发生“卡壳”的次数。
沃森在接受《高尔夫文摘》的记者盖伊•尤卡姆的采访时这样说:“每个人都会出现卡壳现象。在1974年的美国公开赛里,我的球从右边又打到了右边。我根本调整不过来,这就是卡壳——人太紧张了,根本不知道该选择几号杆,也挥不出让人满意的一杆。”
沃森是如何克服自己问题的?“是拜伦给我提出了最好的治疗方案。”沃森提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传奇高尔夫职业选手拜伦•尼尔森。拜伦说,走路慢一点,说话慢一点,有意让自己做事的速度比平常慢一点,这样就能够平静下来。汤姆•沃森用这样的方法克服了自己的紧张。他后来在很多锦标赛中赢得了冠军,其中包括5次英国公开赛。
温斯顿•丘吉尔说:“成功,就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失败,却仍然保持着激情。”每个人都会失败,这是成熟和成功必须经历的过程。大部分成功的企业家都曾经多次失败,但是他们不认为失败就意味着自己被打倒,他们认为失败是宝贵的教训。
上帝使用破碎的器皿和破碎的人来成就自己的计划。大卫还是个小男孩——耶西家最小的男孩——的时候,就被膏抹成为以色列未来的国王。后来大卫娶了扫罗王的女儿米甲,还和扫罗王的儿子约拿单成为最亲密的朋友。扫罗王已经失去了上帝的膏抹,知道大卫注定要取代他的位置。扫罗为此心惊肉跳而且嫉妒万分,设下计谋要杀死大卫,逼得这位未来的国王在群山中过着流亡的生活。
大卫四处躲避扫罗王的时候,他一定非常疑惑:“为什么我过着逃亡的生活?我是以色列的下任国王!”他被人围追堵截,他的人生看起来很失败。但是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他吸引了其他的“失败者”来跟随他。
圣经这样告诉我们:“凡受窘迫的、欠债的、心里苦恼的,都聚集到大卫那里,大卫就做他们的头目。”大卫成了一帮乌合之众的领袖。正是这一帮穷困潦倒的人,成了大卫能征善战的军队,声名远播,让人闻风丧胆。但他们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自己的能力,而是在于他们身后的上帝。上帝把大卫手下这帮人的失败变成了超凡的能力。
假如你希望获得成功
假如你希望获得成功,那么就学会失败中教导的每一项功课。在《珊迦的3个成功秘诀》中,奥兰多魔术队(Orlando Magic)的主管帕特•威廉斯注意到一点:“我们的成绩可能不是大获全胜或长久不败,但那又怎么样?比起成功来说,失败是更好的老师——前提是我们愿意学习他教导的功课。
正如休斯敦太空人队的投手拉里•迪尔克的肺腑之言:‘经验是最好的老师,但是非常严格。她先让你参加考试,然后才传授知识。’”
本文选自奥斯·希尔曼《逆境中的祝福》,点击此行链接购买本书或查看详情。
-1-300x300-1.jp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