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求问并且顺服耶和华
“当发现孩子严重发烧时,我们心里特别着急,第一时间给A医生打电话。打完电话,我们就把孩子往医院送。医生检查完,开了些药,让我们悉心照顾。
回家后,孩子的病情反反复复,有时候好一点,有时候变得特别糟糕。一个星期后,我们夫妻俩都绝望了,能做的都已经做了,但是孩子就不见好。
这时,我丈夫才想起,至始至终,我们还没为这件事向神祷告。于是,他带领我跪在神的面前,向神呼求,求神医治孩子。同时,我们也求神赦免我们不倚靠他的罪。”
这是一对夫妻曾经在我们教会的见证,描述他们如何从倚靠自己转向倚靠神。
后来,我们又听了其他弟兄姊妹的分享,发现我们和他们一样,遇到事情时,本能地喜欢倚靠自己。等自己的办法用尽,走投无路时,才想起上帝,进而向他呼求。这一切,正应了那句老话“人的尽头,正是神的起头”。
当人堕落以后,就想要自己当神。而自己想要当神,结果一定是更加堕落,更加绝望。
因此,每当我们想要倚靠自己时,为了爱我们的缘故,上帝就借着各样的事熬炼我们,驱使我们当他面前。
今天,我们要来看摩西的三个人生片段。借着这三个片段,我们会看见,一个真正的基督徒,是怎样被神塑造,慢慢从倚靠自己转向倚靠神的。
第一幕,我们会看见压根就不求问耶和华的摩西;
第二幕,我们会看见求问耶和华但不顺服的摩西;
第三幕,我们会看见求问耶和华并且顺服的摩西。
第一幕:不求问耶和华的摩西
经文:后来,摩西长大,他出去到他弟兄那里,看他们的重担,见一个埃及人打希伯来人的一个弟兄。他左右观看,见没有人,就把埃及人打死了,藏在沙土里。(出埃及记2:11~12)
摩西从小在埃及皇宫长大,但他知道,他骨子里是个希伯来人。不止如此,他也愿意帮助希伯来人挣脱埃及人的奴役。
摩西的心愿很好。问题是,年轻的摩西喜欢用自己的方法处理事情,而压根不会用神的方法处理事情。
在出埃及记2章11~12节,当摩西决定要不要帮助以色列人,应该如何帮助以色列人的时候,他没有想到上帝。他按照自己的本能做事——把埃及人打死,藏在沙土里——结果酿成了大祸。
这件事最后传到埃及法老那里,法老王听见这事,就想要杀摩西。(出2:15)
摩西尝试自己亲手去处理以色列民的事。结果,他付上了40年在外漂泊、在米甸作牧羊人的代价。
在任何情况下,以神的方法做事都是最好的。我们在自己的教会中造成拆毁和损害的事,原因是我们有自己的计划。我们贯彻执行既定的计划,从中我们所得到的,只是我们有限的能力所做到的,还有许多副作用。
第二幕:求问耶和华,却不顺服的摩西
经文:摩西、亚伦离开会众,到会幕门口,俯伏在地;耶和华的荣光向他们显现。耶和华晓谕摩西说:“你拿着杖去,和你的哥哥亚伦招聚会众,在他们眼前吩咐磐石发出水来,水就从磐石流出,给会众和他们的牲畜喝。”于是……摩西举手,用杖击打磐石两下,就有许多水流出来,会众和他们的牲畜都喝了。(民数记20:6~12)
小时候,我们年少轻狂,懵懂无知,不懂得怎样随时到天父面前寻求帮助。长大一些,我们知道,有很多事情是我们处理不了的;我们也知道,按照我们自己的方法做事,绝对不是最理想的。所以,我们学会了在做每件事情之前,先祷告一下,问问上帝怎么看。
实际上,因为我们生性悖逆,有时候我们并不那么在乎上帝怎么看。即便有时耶和华也已经明确指示我们当怎么做,我们还是不愿意顺服。
老年的摩西就是如此。在过去几十年里,摩西已经养成了凡事求问耶和华的习惯。所以,当以色列民再次因为没有水喝抱怨的时候,摩西的第一反应就是呼求耶和华。
这一次,摩西的错不是不去求问耶和华,而是求问耶和华却根本不听耶和华。
上帝吩咐摩西召聚以色列民,并且在他们面前吩咐磐石出水。但是摩西怎么做呢?摩西召聚以色列民,指责他们,开始击打磐石出水。(民数记20章)
第一次击打磐石出水在出埃及记17章,第二次击打磐石出水在民数记20章。或许是摩西此时此刻气疯了头,或许是摩西太依赖过去的成功经验。他竟然召集会众指责他们,结果不是按照神的吩咐“吩咐磐石出水”,而是“用杖击打磐石出水”。
因此,上帝管教摩西,因为他的不信,禁止他进入迦南应许之地。
想想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是怎么求问耶和华的?我们带着自己的需求清单到主面前,求他批准我们的需求,满足我们欲望。然后我们不管上帝是怎么回应的,继续按照自己的方法去追求。
这样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没有办法经历上帝的恩典,也让我们始终无法迈入上帝为我们预备的应许之地。
第三幕:求问耶和华,并且顺服的摩西
经文:摩西就呼求耶和华说:“我向这百姓怎样行呢?他们几乎要拿石头打死我。”耶和华对摩西说:“你手里拿着你先前击打河水的杖,带领以色列的几个长老,从百姓面前走过去。我必在何烈的磐石那里,站在你面前。你要击打磐石,从磐石里必有水流出来,使百姓可以喝。”摩西就在以色列的长老眼前这样行了。(出埃及记17:3~6)
求问耶和华,并且顺服不是我们的天然状态,若非圣灵的充满,自己刻意的操练,我们没办法趋向完满。
年轻的摩西不去问耶和华,年老的摩西求问却不顺服耶和华,但是中年的摩西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实时到耶和华面前寻求。
在创世记、出埃及记和民数记,我们看到圣经对挪亚、摩西的最好形容就是:“凡耶和华所吩咐的,他都照样行了。”(创6:22;出7:6;民1:15)
这是我们的终极追求,我们不仅养成随时求问耶和华的习惯,也习惯于遵行、顺服凡耶和华所吩咐的。
结语
基督徒的人生,逃脱不了这三幕,有时候刚强,我们会在第三幕停留很久。有时候软弱,我们会直接退回第一幕。但是,我们知道,我们的目标是从第一幕第二幕走向第三幕。
我们可以根据这三幕检查我们现在的属灵状况,是否养成了凡事求问耶和华的习惯?是否养成了凡事求问并且顺服耶和华的习惯?
若是没有,我们就需要向神悔改,寻求圣灵和教会的帮助,靠着福音的能力,向天路历程的那位天路客一样,不断朝着第三幕奔走。
-1-300x300-1.jp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