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正需要看见什么?
在创世记第六章,有两种看见。
第一种看见是人的看见。圣经说:“神的儿子们看见人的女子美貌,就随意挑选,娶来为妻。”(创6:2)
第二种看见是神的看见。圣经说:“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创6:5)
当人只能看见满足自己私欲的功名利禄,他就离审判的洪水越来越近。但是,如果人能够不断透过神的话语看见自己罪恶很大,他就离耶稣拯救的恩典越来越近。
在哥林多前书第一章,大概也有这两种看见。
第一种看见是哥林多教会的看见。哥林多看见自己有很好的牧者,例如保罗、彼得、亚波罗。哥林多看见自己有很好的恩赐,例如口才和知识都全备。哥林多也看见权势的能力,所以他们分门结党,争锋相对。但是,哥林多教会似乎看不见自己的罪,他们不断容忍罪在教会中滋生和蔓延。
第二种看见是保罗的看见。保罗看见很多哥林多教会没有看见的东西,因此,保罗劝勉哥林多教会,盼望他们看见真正应该看见的。那么保罗究竟希望哥林多教会看见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经文:
弟兄们哪,可见你们蒙召的,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看见自己的无有)
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神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看见神的拣选)
但你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神,神又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如经上所记:“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看见基督的救赎)
(哥林多前书 1:26-31)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神要让我们看见自己的无有,神的拣选和基督的救赎,而不是自己的能力、成功和富足。
看见是主动直接命令的语气
我们先来看第26节经文,经文说:弟兄们哪,可见你们蒙召的,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哥林多前书1:26)
在希腊文原文中,这个可见其实是两个词,可是连接词,表示所以。见是主动直接命令的语气,表示你们一定要看见。
所以,这段经文更准确的翻译应该是:弟兄们哪,所以你们一定要看见(命令语气)你们蒙召的,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哥林多前书 1:26)
保罗要哥林多教会看见什么?这是我们今天要分享的重点:首先,保罗希望哥林多教会的弟兄姊妹看见自己的无有;第二,保罗希望哥林多教会的弟兄姊妹看见神的拣选;第三保罗希望哥林多教会的弟兄姊妹看见基督的救赎。我们先来看第一点。
一、看见自己的无有
保罗在26节说:
“弟兄们哪,可见你们蒙召的,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不多。”(林前1:26)
在这里,保罗使用了三次“不多”来劝勉哥林多教会看见自己的无有。
但是,哥林多教会现在看见的都是什么?哥林多教会的弟兄姊妹看见自己现在有很多,他们凡事富足,就是钱很多;他们口才、知识都全备,就是恩赐很多;他们有保罗、亚波罗、彼得的带领和牧养,就是资源很多。
如果一个教会只是看见自己有很多钱,有很多恩赐,有很多资源,结果会怎么样?结果会变得越来越骄傲,会越来越指着这些夸口。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试着去关注一些在北京、上海、成都这些大城市比较好的教会。这些教会有很好的牧师,有很多的资源,但是这些很好的牧师,很好的资源培养出来的基督徒,大部分都是很骄傲的基督徒。他们觉得自己受过很好的教育,有一些很好的领受,于是他们就肆无忌惮地批判其他教会。所以,wangyi牧师在一篇文章中说:“曾经的改革宗教会是尖刀排,现在的改革宗教会是宪兵队。”意思是曾经的改革宗教会拿着尖刀与撒旦作战,从撒旦手中抢救灵魂;现在的改革宗教会却拿着武器与自己人作战,任意抓捕和批判自己的弟兄姊妹。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你现在怎么看自己?你是看见自己比其他人受过更多教育,还是看见自己比其他人更懂圣经?你是看见自己比其他人更属灵更敬虔,还是看见自己在神面前还有很多成长的空间?
当你不断看见自己很好,自己所在的教会很好时,你会变得越来越骄傲,越来越自义,你会变得越来越喜欢批判其他肢体和其他教会。但是,如果你看见你现在的很好,你教会的很好都是都是神给你的恩典,你会变得越来越谦卑。
我们与生俱来就有高看自己和轻看别人的罪性存在,所以圣经不断劝勉我们“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立比书2:3)
慕安德烈在《谦卑》这本书里说:“真实的谦卑乃是在神的光照下,看见自己一无是处,遂决意向老我告别,邀请耶稣基督住进来,成为生命的主宰。”慕安德烈甚至说,神只能借着承认自己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器皿彰显他的能力。
求主开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见我们不过是器皿,若不是神将宝贝放在我们这个器皿里,我们就只不过是一堆废品。
二、看见神的拣选
圣经说:
“弟兄们哪,所以,你们一定要看见:你们蒙召的,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神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哥林多前书 1:26-29)
在上一段经文中,保罗连续使用三次“不多”来劝哥林多教会一定要看见自己的无有;在这一段经文中,保罗则连续使用三次“拣选”劝哥林多教会一定要看见神的拣选。
我们想想看,哥林多教会的弟兄姊妹信主是谁传福音给他们?是保罗对不对吗?可是在使徒行传十八章,因为哥林多这座城市的堕落、败坏和不信,保罗已经决定要离开哥林多往外邦人那里去了。这个时候,是上帝在异象中向保罗显现,跟保罗说,这城里有我许多的百姓。(徒18:10)所以,哥林多教会之所能够信主,哥林多教会之所以存在,不是因为哥林多这座城市比其他城市更好,而是因为上帝的拣选对吗?
我们继续来看,哥林多教会现在很富足,是谁给的?是上帝他自己。哥林多教会现在有知识、有口才,是谁给的?是上帝他自己。哥林多教会有过保罗、亚波罗、彼得的牧养,是谁差派吗?是上帝他自己。
所以,在哥林多教会信主、有财富、有口才、有知识、有资源这些事情上,哥林多教会有什么功劳?没有,一点都没有。相反,保罗告诉我们,哥林多教会之所以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不是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好,而是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糟糕!
保罗在经文中的描述比较委婉,我换种口气来描述保罗的话,保罗其实是在说:“神却拣选了你们这些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神又拣选了你们这群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神也拣选了你们这些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
亲爱的弟兄姊妹,你愿不愿意在神面前承认你是愚拙的?你是软弱的?你是卑贱的?如果你很难接受这个事实,那说明你现在还没有真正看见自己的无有和神的拣选。
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被别人冒犯。我们总是觉得我们还可以。其实这只不过是在表明我们还是瞎眼的,还没有看见真正应该看见的而已。
求神帮助我们,让我们在自己的无有里看见神的拣选,在神的拣选里看见自己的无有。
三、看见基督的救赎
刚才我们提到保罗命令哥林多教会一定要看见自己的无有和神的拣选,接下来保罗要哥林多教会看见,神是如何拣选他们的。
神虽然使用不同的传道人,例如保罗、亚波罗、彼得来传讲他的福音。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件事,神不是在保罗里、不是在亚波罗里、不是在彼得里拣选哥林多教会的。神是在基督里,神是借着基督拣选哥林多教会,也拣选我们在座的所有基督徒。
今天的最后两节经文告诉我们:
但你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神,神又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如经上所记:“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林前1:30~31)
这段经文说:神使基督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那么,基督是如何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的呢?是靠着他在十字架上的流血牺牲。
因为没有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我们所信的一切都是枉然,保罗、彼得、亚波罗所传的一切也是枉然。如果没有耶稣在十字架的牺牲,我们在旧约所熟悉的伟人挪亚、亚伯拉罕、摩西,大卫都没有办法得救。
换句话说,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无论是相信、恩赐、知识、口才、财富都是因为耶稣基督为我们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如果耶稣没有为我们流血牺牲,我们现在每个人所配得的就是地狱的刑罚。
举个例子,我们知道罪带来的结果就是死,当始祖亚当和夏娃犯罪以后,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已经成为死人。虽然我们能说、能笑,但是,实际上我们都是行尸走肉。意思是:没有耶稣,在上帝眼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躺在棺材里的一具具尸体。
我们是尸体,撒旦是控制尸体的那个人。我们没有自己的意识,撒旦把我们推进真正的火葬场,就是地狱的火坑,我们也没有任何办法。
这个时候,基督来了,基督把我们从棺材中扶起来,然后重新往我们鼻孔里吹了一口气,我们就这样活过来。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就脱离了撒旦的控制,我们不再是被撒旦推着走向地狱,而是在耶稣基督的保守下奔向天堂。
这就是新的创造,第一次创造,上帝往土人的鼻孔里吹起;第二次创造,耶稣往死人的鼻孔里吹起。当然,这是比喻的说法。耶稣不是用吹气的方式复活我们,而是用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宝血复活我们。
所以,我们想想看,我们的人生有基督和没有基督的区别。没有基督,我们就是被撒旦推着要进地狱的死人。但自从有了基督,我们就活过来,我们像曾经的亚当和夏娃一样重新拥有了思考、管理万物的能力。
这是上帝在基督里拣选我们的方式。所以,保罗说,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因为没有主耶稣基督,保罗是死人,亚波罗是死人,彼得也是死人。
最后,我们来做一个总结:今天的经文告诉我们,我们一定要看见这三件事情:第一个看见,是看见自己的无有;第二个看见,是看见神的拣选。当我们不断看见自己的无有和看见神的拣选时,我们会越来越发现一个事实:就是我们根本没有什么可夸的。第三个看见,是看见基督的救赎。我们本来是死人,被撒旦推向地狱的火坑,但是基督使我们活过来,并且给我们天堂、永生的确据。当我们不断看见基督的救赎时,我们会越来越指着主夸口。
-1-300x300-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