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你总是拿出有余的奉献吗?
前几年,我听说有个教会很注重商人团契。教会传道人,非常看重对商人的牧养。为什么?因为教会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这些商人的奉献。
我们常常用“奉献多少钱”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甚至用“奉献多少钱”来决定花多少时间在这个人身上。谁奉献得多,我们就更看重谁,也更愿意牧养谁。
然而,耶稣告诉我们:我们不能根据“奉献的金额”决定一个人的价值,我们也不能完全根据“奉献的金额”来评判一个人是否敬虔。
在路加福音第21章,耶稣看见一个财主奉献了很多钱,一个穷寡妇只奉献了2文钱。
当时,一个普通工人每天的工资大概是24文钱。2文钱是笔非常小的数目。比起财主的奉献,2文钱真的微不足道。
但是,耶稣说:“这穷寡妇的奉献所投的比众人还多。”(路21:3)
为什么?耶稣说:“众人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捐献里,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路21:4)
耶稣在这里告诉我们有两种奉献。第一种是有余的奉献;第二种是完全的奉献。
有余的奉献,看重的是自己,而不是上帝。财主首先满足自己的需要。他有住豪华房子的需要,有穿名牌衣服的需要,有舒适宴乐的需要,有孩子学习的需要,有外出旅游的需要。等这些所有能想到的需要统统被满足以后,他才考虑把有余的钱投在奉献箱里。
完全的奉献,看重的是上帝,而不是自己。2文钱,是穷寡妇的所有财产。奉献了这2文钱,她就一无所有了。所以,耶稣说:“穷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路21:4)
穷寡妇在奉献的时候,没有考虑过为自己留下什么。穷寡妇的奉献,让我想起亚伯拉罕的奉献。
亚伯拉罕献以撒,虽然有挣扎,但是他却让神的旨意胜过自己的软弱。当亚伯拉罕献以撒以后,上帝对他说:“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留下来不给我。”(创22:12)
穷寡妇没有留下自己最重要的2文钱不给上帝,亚伯拉罕也没有留下自己最爱的儿子以撒不给上帝。
问题是,我们的奉献,更像有余的奉献,还是更像完全奉献?
如果我们总是拿出有余的奉献,那我们怎么可以像穷寡妇和亚伯拉罕那样完全的奉献?
答案是相信和经历这位完全奉献自己的耶稣。穷寡妇的奉献,亚伯拉罕的奉献,最终都带我们看见耶稣的奉献。为了拯救我们,他不是将他一切养生的献上,而是将他自己的生命献上。
当我们不断被耶稣的爱充满,我们就会越来越愿意为耶稣的缘故,舍下一切来跟从他。当我们真正认识耶稣,我们会觉得所有养生的都不足为道,如同保罗那样说:“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3:8)
路加福音第21章《研经日课》研读问题:
1、耶稣说耶路撒冷被毁是“报应的日子”(24节)。那么,其原因为何?比较11:49-51;13: 34,35;19:41-44。
2、门徒会遭遇什么危险和困难?他们该怎样准备好来面对它们呢?比较约15:18-21;启12:11。
3、试比较基督徒和其他人,在面对危机和审判的态度上,有怎样的不同。是什么导致了此种差异?
4、根据我们对主再来的盼望,我们该如何生活?是什么使我们能站立得住?
-1-300x300-1.jp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