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突如其来的恩典
一件礼物,花费了赠予者的所有,领受的人分文不用。这是杨腓力在《恩典多奇异》这本书里对电影《芭比的盛宴》的解读,更是他对恩典的理解。
在一个道路泥泞、布满茅舍的贫苦渔村。教会闹得四分五裂。有弟兄为了生意上的事与另一弟兄有嫌隙。一对老太太彼此已经十年不讲话。
这种状况,因为一位柔弱的女子发生改变。芭比原来是法国最高级餐厅的厨子,她流亡到这座渔村,就在这座渔村生活。无意中,她获得一万法郎(7万多RMB),便用这一万法郎做了一顿十二人的晚宴。晚宴上,渔民被这突如其来的恩典感动,纷纷打开心门:
筵席的气氛似乎在他们身上产生神妙的效果。做生意骗人的那个弟兄终于认错,两个闹僵了多年的妇人也开始讲话。有个老太太打嗝,坐在旁边的一个弟兄毫不思索地说“哈利路亚!”
渔民被感动,是因为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恩典。突如其来的恩典,突如其来的感动。在《创世记》第33章,这种突如其来的恩典也临到雅各。
二十年前,雅各因为用诡计窃取长子的福分,不得不逃亡到舅父拉班家。
过去二十年,雅各如同犯罪的人一样,始终惴惴不安。哪怕二十年过后,在回家和以扫冰释前嫌的路上,他依然觉得恐慌。在听见以扫竟然带着四百勇士来迎接他时,他更加惧怕和焦虑。圣经告诉我们:“雅各就甚惧怕,而且愁烦。”(创32:7)
雅各担心以扫杀他,所以做了很多准备。他祷告,他赠送礼物,他称自己为以扫的仆人。他一直担心,以扫还怀恨在心,想要杀他。结果圣经说,见到雅各:“以扫就跑来迎接他,拥抱他,伏在他颈项上,与他亲吻;两个人都哭了。”(创33:4)
这个场景,在《路加福音》15章也出现过。浪子挥霍完从家里拿走的一切财产,便想到回家寻求父亲的赦免。他也一直担心,父亲会不认他。在回家的路上,他所能想象的最好情况,就是在家里当个雇工,结果:“他父亲看见了他,就动了慈心,跑过去抱着他,连连与他亲吻。”(路15:20)
同样是跑,同样是抱,同样是亲吻。突如其来的恩典,突如其来的感动。
恩典,远超乎人的想象,带给领受的人出奇的平安和感动。这种恩典,出现在以扫对雅各的拥抱里,也出现在老父亲对浪子的拥抱里。最终,这种恩典,真实地彰显在耶稣的十字架上。
我们就像雅各和浪子一样,犯罪得罪神。在罪中,我们没有指望。我们就像在地狱里的那位财主一样指望拉撒路用指尖蘸点水凉凉舌头,结果,上帝借着耶稣的十字架,直接把我们带出地狱,并且亲自成为我们活水的源泉。
真正的恩典,来自上帝,来自十字架上的耶稣。所以,雅各被赦免以后,对以扫说:“因为我见了你的面,如同见了神的面。”(创33:10)雅各知道,他所领受的赦免和恩典,是上帝赐给他的。
为什么在教会里,我们越来越难经历到这样的恩典?因为我们看不见自己有多该死,因此,我们也看不见自己被赦免的恩典有多珍贵。
约翰·牛顿认为:“对罪的认识越深刻,在恩典中的喜乐就越丰盛。”我们缺乏被赦免的喜乐,可能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罪理解得太少。我们无法活出这种恩典,可能是因为我们对这种恩典经历得太少。
可是,十字架的恩典,已经在那里。问题不是神给的恩典太少,而是我们对恩典的理解太肤浅。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恩典,我们也很少被这样的恩典感动。
所以,提摩太·凯勒认为:“基督徒应该每天培养对基督新鲜的感激之情。”只有我们常常被基督的赦免感动,激励,我们才能活出这种超自然的恩典。
因此,如果你现在被罪缠累,活在自我的不平安中,那么赶紧悔改来归向耶稣吧。不要被自己的私欲缠累,也不要像亚当和夏娃那样被自己的惧怕控制,而是要尽你最大的努力靠近耶稣,寻求他的赦免。他乐意将赦免的恩典赐所有真心向他悔改的人。
你要相信:神的恩典可以突如其来地赐给狡猾的雅各,放纵的浪子,同样也可以赐给忧伤、不安、烦躁、软弱的你。
求主帮助我们,使我们每天都带着对救恩的盼望,寻求耶稣,亲近耶稣。求主帮助我们,使我们每天都对耶稣的救恩有更深的认识和经历。
-1-300x300-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