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从心开始作基督徒
在基督徒家庭中长大的孩子,通常有一个倾向,就是假冒为善。
他们知道父母喜欢听什么答案,他们也知道父母喜欢他们做什么。于是,在家里,他们就按着父母的喜欢去做。
回到学校,他们发现如果按照父母的教导与人交谈,就会显得格格不入。为了能够和其他同学建立关系,他们在学校就按照同学们的喜欢去做。
最后,在基督徒家庭长大的孩子,通常都会有两套生活方式。一套是在家里,在教堂里的;另一套是在学校,在同学们中间的。在家里,他们讨父母的喜悦;在学校,他们讨老师和同学的喜悦。遗憾的是,至始至终,他们都没有被训练成为完全讨神喜悦的孩子。
你可以看见这些孩子,他们在家里有好行为,在学校也可能有好成绩。但是,他们努力追求这些,不是为了荣耀神,而只是为了自己能够被接纳。他们有这些好行为,背后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动机在驱动的。
同样,我们在面对自己信仰的时候,也是如此。我们可能稳定地参加主日聚会,我们可能每天坚持读经祷告,我们可能拥有所有这些好行为,但是我们的心依然没有改变。若我们认真检视自己的动机,我们也会发现,我们这些所谓敬虔的举动,最终也只不过是出于荣耀自我,追求自我的动机。在《罗马书》第2章,使徒保罗说:“外面作犹太人的,不是真犹太人;外面肉身的割礼,也不是真割礼。惟有里面作的,才是真犹太人;真割礼也是心里的,在乎灵,不在乎仪文。”(罗2:28~29)
在这两节经文里,保罗告诉我们:外面作犹太人的,不是真犹太人;惟有里面作的,才是真犹太人。如果用基督徒替换其中的犹太人,内容就是:外面作基督徒的,不是真基督徒;惟有里面作的,才是真基督徒。
在这两节经文里,外面作犹太人(基督徒),和里面作犹太人(基督徒)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一、外面作犹太人代表从行为做基督徒
外面作犹太人,指的是他们徒有外面的宗教生活,内心却没有对神的渴慕和敬畏。正如耶稣在《马太福音》所说:“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太15:18)
在当时,犹太人要守律法,守安息日,守割礼,他们也要献祭和守节。他们以为,他们完成了这些外在的宗教仪式,就能确保他们得救。但是,保罗说,所有这些外在的宗教行为,都不能使他们成为真犹太人!
如果要成为真犹太人,他们必须活出这些律法背后的精神。有位牧者在他的注释书里说:
“神为什么要犹太人受割礼?(创17:12)是要他们不活在肉体里。
神为什么要犹太人守安息日?(出31:14)是要他们以神作他们的安息。
神为什么要犹太人献祭?(利23:37)是要他们把自己奉献、交托给神。
神为什么要犹太人守无酵节(出12:17)?是要他们的生活完全没有世界的酵。”
保罗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犹太人受割礼,依然活在肉体里,他就不是真犹太人;如果一个犹太人守安息日,却不以神作他的安息,他就不是真犹太人。如果一个犹太人向神献祭,却不愿意把自己完全奉献和交托给神,他就不是真犹太人。
为什么保罗要如此强调这些内容呢?因为当时的犹太人认为,一个受过割礼的人,无论怎样生活,都能够得救。他们认为,他们得救,完全是因为自己是犹太人,受过割礼,而不是因为发自内心地顺服神。
例如,当时有个非常著名的拉比梅纳赫姆,他在摩西五经注解中说:“没有一个受过割礼的人会下地狱。”另一位拉比说:“割礼可以拯救人免于地狱之苦。”还有拉比说:“神对亚伯拉罕发誓,任何受割礼的人都不会被下到地狱里去。”
当时的犹太人认为,只要他们受过割礼,就是握紧了天堂的入场券。至于他们如何生活,要不要顺服神,这些都显得无关紧要。
就像现在很多假基督徒,他们以为自己受过洗,就拿到天堂的入场券。至于他们要不要委身教会,要不要坚持聚会、读经和祷告,这些都不重要。
也像现在很多被误导的基督徒,他们以为自己稳定参加主日聚会,每天坚持读经和祷告,这样他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实际上,这些都是外在的宗教行为。这并不是说受洗、稳定参加聚会、读经祷告不重要。这些非常重要,但是比这些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内心对神的敬畏和顺服。
按照保罗的意思,一个人,虽然每周都去参加主日聚会,但却不愿意追求和享受在神里的安息,他依然不是个真基督徒;一个人,虽然每天坚持读经和祷告,但却不愿意在实际生活中操练顺服神,活出神的话语,他依然不是个真基督徒。因为耶稣说:“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太7:21)
同样,我们也应当提醒自己,受洗不能让我得救,每周去参加主日聚会不能让我得救,每天稳定地读经和祷告不能让我得救。除非我从心里做犹太人(基督徒),受心的割礼,我才能够真正蒙神悦纳。那么,从里面做犹太人又是什么意思呢?
二、里面做犹太人代表从心做基督徒
在《罗马书》第2章,使徒保罗说:“惟有里面作的,才是真犹太人;真割礼也是心里的,在乎灵,不在乎仪文。”(罗2:29)
这节经文里的“里面”,在原文的意思是“在隐秘中”,是个人内心与神的关系,不是在外表给人看的。换言之,真正的割礼,首先是内心的改变,除去老我,治死内心的罪。刘道顺牧师在他的《罗马书释经讲道》里说:
“心里的割礼”的说法不是从保罗开始的。申命记第10章16节,摩西说:“你们要将心里的污秽除掉(原文是“受心里的割礼”),不可再硬着颈项。”
先知耶利米也曾呐喊过:“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哪,你们当自行割礼归耶和华,将心里的污秽除掉。”(原文是“受心里的割礼”)(耶4:4)
因此,我们不仅仅要问自己有没有稳定地参加聚会,有没有稳定地读经和祷告,我们更要问自己:我有没有让神的道,借着聚会、读经和祷告洁净我身上的罪?如果我稳定地聚会、读经和祷告,却不愿意顺服神,除掉自己身上的罪,那我还不是个真基督徒。
保罗说:“真割礼也是心里的,在乎灵,不在乎仪文。”(罗2:29)这里的灵,指的不是心灵,而是圣灵。保罗这里是要将圣灵的工作和律法互相对照。律法只作为一些条例,不能真正使人有改变,但圣灵能改变人的心。
这提醒我们,我们的心若要对神有真实的渴慕,必须要有圣灵的动工不可。因此,我们若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在外面作基督徒,我们就要祈求圣灵的帮助。我们要求圣灵在我们心里动工,我们要求圣灵翻转我们的心,使我们可以带着渴慕、顺服的心坚持读经和祷告。
让我们不要把聚会、读经和祷告只是当成一种宗教仪式,仿佛这样做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祝福或超能力。求主帮助我们,让我们不要只是在嘴唇上作基督徒,心却远离神。让我们不要只是在外面作基督徒,而是能够从心开始作基督徒。
-1-300x300-1.jpg)

留言
陈明红 / 2021-10-05 15: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