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不要怕,只要信!
当年龄逐渐变大,我们害怕生病,我们害怕死亡;当收入减少,我们害怕缺乏,害怕生活水准降低;当遇到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我们害怕人生的小船说翻就翻。
总而言之,我们每个人心里对未来可能会产生的变化都会有有些担心和害怕。路加福音第八章下半部分,为我们列举了四个惧怕的例子,其中有门徒,有普通人,有寡妇,有长官。他们对人生处境的变化都存在某种程度的害怕,但是耶稣告诉他们说:“不要怕,只要信。”(路8:50)
一、门徒的惧怕
门徒本来跟随耶稣在一条船上航行,但是当“湖上忽然起了暴风,船将满了水,甚是危险。”时,门徒就开始惧怕,担心丧命。因此,在惧怕和恐慌中,他们把熟睡的耶稣叫醒,对他说:“夫子!夫子!我们丧命啦!”(路8:24)
门徒的惧怕在于他们只看见湖上的风暴,却没有看见掌管风暴的神。当我们只看环境艰难,却忽略耶稣掌权时,我们就容易惧怕。
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那时候还没有路灯,晚上走夜路就非常害怕,甚至路边还有坟墓。于是,我告诉我爸爸我的惧怕,我跟他说我担心有鬼。但是我爸爸告诉我,神比鬼大,只要你向神祷告,他就会帮助你。从那以后,只要走夜路,我就向神祷告,边祷告边走,放胆前行。
二、格拉森人的惧怕
耶稣平静风浪是路加福音八章下半部分的第一个神迹,第二个神迹则是耶稣赶鬼入猪群,被鬼附的这群猪便“闯下山崖,投在湖里淹死了。”(路8:33)当格拉森人看见“鬼所离开的那人坐在耶稣脚前,穿着衣服,心里明白过来,就感到害怕,并且害怕的很。”(路8:35-37)
格拉森人害怕什么呢?有一种解释是他们害怕损失,他们害怕万一耶稣再治好一个被鬼附的人,他们又要损失一大笔金钱。耶稣说,“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路16:13)但是我们有多少人因为惧怕玛门的减少和损失,把耶稣赶走或主动离开耶稣?
我见过很多温州人,他们有很多是做生意和开店的,每天可能都有上千的收入。他们只要关门停止营业一天,每天就损失上千块。加上聚会要奉献,损失更不止上千块。因此,他们每周营业七天,主日不休息,怎么劝说都没用。他们惧怕收入的减少,因此害怕弟兄姊妹劝说他们守住日,最后干脆恳求弟兄姊妹不要再来探访。
这和格拉森人都求耶稣离开他们没什么两样,当他们如此求,耶稣就离开他们上船回去了。
三、血漏女人的害怕
当耶稣回到加利利时,“有一个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在医生手里花尽了她一切养生的,并没有一人能医好她。于是,她来到耶稣背后,摸她的衣裳遂子,血漏立刻就止住了。”(路8:43-44)
相对于门徒和格拉森人,这血漏的女人是有信心的,不过她的信心还不完全。我们可以想象她挤过几条街,奋力挤开前方高大人群的艰难,她的信心促使她用尽浑身解数向主靠近。
但我们说她的信心是不完全的,主要在于她只敢偷偷地摸耶稣的衣裳遂子,不敢当众承认和实践她的信心。因此,当耶稣说有人摸他时,她才战战兢兢出来说明一切原委。
对血漏妇人而言,她所需要的是让心中那微弱隐藏的信心,透过勇敢地承认而显明出来。同样,我相信凡在教会里稳定聚会的弟兄姊妹对神都有信心,但是我们通过某种方式,让家人、同事看见我们的信心,求神帮助我们。
四、睚鲁的惧怕
耶稣因为医治和帮助血漏女人勇敢显明她的信心,耽误了医治睚鲁女儿的时间。当耶稣还在对血漏女人说话时,有人报告睚鲁说,她的女儿已经死了。耶稣听见就对他说:“不要怕,只要信,你的女儿就必得救。”(路8:50)
睚鲁一直在怕什么?他在怕自己的女儿随时会死去。同时,他也在着急耶稣怎么这么磨蹭,人命关天,居然关心起细枝末节的事情,在寻找不知何方的无名人士。睚鲁一定是对主是有信心的,否则他不会来求主拯救他的女儿,但是他的信心也需要得到更进一步的成长。对睚鲁而言,他所需要的是在耶稣没有“积极”回应他的需求时,仍然持续地信靠主。
有时候,当我们向神切切地祷告却迟迟未见异象时,我们会感到害怕。例如我们即将身无分文急需一笔小钱度日时,我们向神祷告,但是我们也未见任何人帮助我们,我们就会害怕,万一真的分无分文怎么办?
在这些事上,我们不要惧怕,要相信神的应许,他说,“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太6:26)相信神的应许,使我们不至惧怕。
结 语
门徒、格拉森人、患血漏的女人、睚鲁,这四类人心里都有惧怕。他们要么惧怕风暴、要么惧怕经济损失、要么惧怕别人的眼光、要么惧怕亲人离世。
无论是哪一种,圣经都教导我们,解决惧怕的方式是倚靠耶稣,而不是远离耶稣。
在这四类人中,格拉森人把耶稣赶走,他们就失去了能带给他们永生的福音。但是,门徒、患血漏的女人、睚鲁都在遭遇艰难的时候,来寻求耶稣,投靠耶稣。最后,耶稣都带他们战胜了惧怕。
现在,我们继续倚靠耶稣,他也会和我们同在。当我们倚靠耶稣的时候,可能环境不会有所改变,但是我们内心一定会有从神而来的力量和平安面对所遭遇的艰难环境。
路加福音第8章《研经日课》研读问题:
1、 4-15节。四种土壤代表那四种人呢?这个比喻的真理,在你自己和别人身上,你有过什么样的经验呢?
2、16-21节。这些经节对于跟从耶稣的人的:(a)责任,以及(b)权利,有什么教训呢?
3、为什么耶稣基督要开始使用比喻来教导人?4,18节中有线索可寻吗?
4、22-25节。「你们的信心在那里呢?」他们的信心那里有缺失呢?他们从这件事学到了什么教 训呢?
5、26-39节。试比较这个人遇见耶稣之前和之后的情况。能找到他真正改变的证据吗?我们从这 件事上,可以认识到耶稣有什么拯救的能力?
6、35-39节。是什么使那个痊癒的人,以及他同城的人,对耶稣起了不同的反应?为什么耶稣应 允了那些要离开祂的人的请求,却拒绝祂所搭救了的这个人的请求呢?
7、43-48节。请设身处地体会这个女人的盼望和恐惧之中。她摸耶稣的举动和围观的人有什么不 同?你有任何类似的经验或见证吗?
8、这两个故事对于信心的重要和性质,以及继续持守信心的必要,对我们有什么教训呢?比较来 3:14。
-1-300x300-1.jpg)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