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不求自己的喜悦
在聚餐中,哪怕在基督徒的聚餐中,你都会发现这样的现象:餐桌上的玻璃转盘还没转一圈,最好吃的菜已经被夹光了。
在餐桌上,你通常会发现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第一种人选择坐在最美味的食物前面,优先吃最美味的食物。吃完以后,他继续寻找下一盘最美味的食物。第二种人选择坐在最有需要的人旁边,他脑子里想得不是吃什么,而是怎么坚固那个最有需要的人。
第一种人,是求自己喜悦的人。无论是聚餐,还是聚会,他都想要满足自己的喜悦。他希望今天敬拜的诗歌是他喜欢听的;他希望今天讲道的内容是他喜欢听的;他想的是,主日聚会结束后,如果再有人主动来找他聊天,关心他,那就更完美了。
第二种人,是不求自己喜悦的人。无论是聚餐,还是聚会,他都操练活出“爱是不求自己益处”的生命。我曾经听一对夫妻分享,他们参加主日聚会前的其中一个祷告,就是求主让他们在聚会后,可以遇到最需要帮助的人,然后帮助他。
我们并非就是以上两种人中的其中一种,完全不变。通常情况下,我们都处于“求自己喜悦”和“不求自己喜悦”的挣扎和交战状态。我们灵性光景好,就从第一种人变成第二种人;我们灵性光景不好,就从第二种人变成第一种人。
因此,在《罗马书》第15章,保罗提醒我们:“我们坚固的人应该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不求自己的喜悦。我们各人务要叫邻舍喜悦,使他得益处,建立德行。因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悦。”(罗15:1~3)
这节经文告诉我们:耶稣不求自己的喜悦,为我们道成肉身来到这个充满罪污的世界,并且为我们的罪承受十字架的羞辱和痛苦。我们也当效法耶稣的榜样,不求自己的喜悦,反要叫邻舍喜悦,使他得益处。
一、不求自己的喜悦
在这3节经文中,保罗首先告诉我们:“坚固的人应该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罗15:1)哪些人是保罗所说坚固的人呢?根据上下文,我们知道,这里坚固的人,就是指那些凡物都可吃的人;不坚固的人,就是那些坚持认为不能吃不洁净食物的人。“坚固的人应该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在当时的应用,就是那些相信“凡物都可吃”的人,要为了那些“凡物不可都吃”的人选择不吃肉,也不吃任何不洁净的食物。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应用这段经文呢?
教会中,有些软弱的弟兄姐妹,认为在当下一定要打疫苗;另有些软弱的弟兄姐妹,认为中国疫苗不够好,一定不能打疫苗。那些认为可打疫苗,也可不打疫苗的弟兄姐妹最好不要和他们过多地辩论这些事,除非他们主动咨询或有可能改变想法。
教会中,也有些软弱的弟兄姐妹,他们缺乏属灵的知识,他们也不敢在众人面前开口祷告,我们不应当因此轻看他们,反倒应该常常借着圣经教导他们,劝勉和鼓励他们。
加尔文在他的注释书里说:“当保罗说不要求自己的喜悦,意思就是说不要太专心寻求自己的满足。因为通常只注意自己的益处,而不关心别人的人,都是如此。……我们过分关心自己,就会追随自己的欲望,忽略别人的益处,这种态度最会拦阻我们服侍别人。”
有人说:“犯罪的结果,就是我们把自己当成了宇宙的中心。神不再是你的焦点,神所让你照看的万物不再是你的焦点,你的焦点放到了自己的身上。“求自己喜悦的人,本质上是忽视别人,以自我为中心。如果一个人很喜欢吃肉,但他不顾及时间和场合,在那些软弱的弟兄姐妹面前吃肉,这就是在满足自己的私欲。他的自由,最终不是成为成全别人的垫脚石,而是成为使别人跌倒的绊脚石。
亲爱的弟兄姐妹,如果你自认是那坚固的人,如果你自认是自由的人,那你不求自己的喜悦,担代其他人的软弱?
二、叫邻舍喜悦
除了不求自己的喜悦,保罗还用一种更积极的方式谈论我们应该怎样生活。他告诉我们:“我们各人务要叫邻舍喜悦,使他得益处,建立德行。”(罗15:2)
我们可以怎样叫邻舍喜悦呢?答案就是上文所说的“担代”他们的软弱。担代,在原文不仅有背负、承受、忍受的意思,也有移走的意思。在《以赛亚书》第53章,以赛亚说,耶稣“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赛53:4)这里的担当,也不只是指耶稣承受我们的忧患和痛苦,他更指耶稣借着十字架上的牺牲,除去我们由罪带来的忧患和痛苦。
因此,我们不求自己的喜悦,叫邻舍喜悦,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背负和挪去他们的软弱,帮助他们“得益处,建立德行”。我们不是要纵容他们的软弱,而是要背负他们的软弱,挪去他们的软弱,使他们在基督里变刚强。
在《罗马书》注释中,加尔文说:“我们若过分纵容他们的欲望,我们就因为顺从他们的愚妄而变为不关心他们的救恩了。我们必须注意什么是与他们有益的,是不会使他们败坏的,同时我们也不可以满足他们处于邪恶的快乐。”因此,我们说担代别人的软弱,不是纵容别人的软弱,而是为了使他能够得益处,建立德行。如果我们担代别人的软弱,但是他无法从我们的担代中得益处,他也无法借着我们的担代建立有德行得生活,那我们就要反思:我的担代,是否已经成了不加分辨的纵容?
在教会中,一个人软弱,一群人担代他的软弱。我相信,有一天,这个肢体的软弱会被挪走,变得刚强。如果他的软弱没有变刚强,那要么是他自己有问题,要么是那群人只是做做样子,并不是真心担代他的软弱。
三、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悦
问题是,我有真心付代价去担代别人的软弱吗?有时候,我们会想,我自己都这么软弱,我怎么去担代别人的软弱。有时候,我们也会想,我都非常需要别人担代我的软弱,怎么教会还要让我一直担代别人的软弱。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我们就已经不在基督里了。这个时候,我们要赶紧去回想基督对我们的担代,因为这是我们能够刚强的源头。
所以,在最后,保罗说:“因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悦。”(罗15:3)我们没有能力不求自己喜悦的时候,我们要回到耶稣基督那里,不断地回想他是怎样不求自己的喜悦,为我们道成肉身在这个罪污的世界,并为我们这群不配的罪人承受十字架的羞辱和痛苦。
只有我们在“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悦”这个伟大的救赎中得着真实的安慰,我们才可能效法耶稣,活出一种真正不求自己喜悦的生活。因此,当我们没有能力不求自己喜悦,担代别人的软弱时,不是别人的软弱太大,而是我们的心还不够靠近十字架的耶稣基督。
求主怜悯我们,使我们每一天都活在不求自己喜悦的耶稣基督里,在他那里得着真实的安慰,也得着真正属天的力量。
-1-300x300-1.jpg)

留言
匿名 / 2021-07-31 23:17:37
匿名 / 2021-08-05 16:07:39